[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6481.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向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工程学 下肢 锻炼 辅助 器械 | ||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其包括:第一承置台、第二承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置台与所述第二承置台活动连接;沿第一承置台对应人体脚后跟处在第一承置台底端设置供第二承置台上一点沿一斜向直线做往复运动的滑轨推进机构;沿第一承置台对应人体脚趾处分割所述第一承置台为足趾段和足跟段;足趾段与足跟段铰接,且在其铰接处设置调节铰接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沿足跟段一水平线在足跟段的外表面设置使足跟段以空间上一点为旋转中心点做踝关节内外旋的脚辅助架;使用时通过滑轨推进机构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屈曲练习;通过脚辅助架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内外旋运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帮助患者进行足趾屈伸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不论是骨损伤、运动损伤还是神经损伤患者,肌力训练贯穿于其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康复护理训练,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原则,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在伤病或者手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练习中,进行下肢肌力的康复训练,比如双腿的股四头肌同时做等长收缩练习,通过这种交叉效应来练习,可以让手术后这一侧腿的肌力增加30%。
对于骨损伤患者的肌力训练,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其被动训练主要适用于按照“五级六分法”评判出的0-2级患者,这一范围内的患者需依靠外力来帮助完成运动,包括借助医生、康复器具、健侧肢等来实现,目的是维持正常或现存关节活动范围和防止挛缩、变形。但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医生不能时刻精确指导患者锻炼,且现有康复器具无法有效指导患者进行精确化锻炼。
本发明针对现有骨损伤患者缺乏精确化辅助锻炼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骨损伤患者缺乏精确化辅助锻炼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下肢锻炼辅助器械,其包括:供患者承置脚部的第一承置台、供患者承置小腿处的第二承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置台与所述第二承置台活动连接;沿第一承置台对应人体脚后跟处在第一承置台底端设置供第二承置台上一点沿一斜向直线做往复运动的滑轨推进机构;沿第一承置台对应人体脚趾处分割所述第一承置台为足趾段和足跟段;足趾段与足跟段铰接,且在其铰接处设置调节铰接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沿足跟段一水平线在足跟段的外表面设置使足跟段以空间上一点为旋转中心点做踝关节内外旋的脚辅助架;使用时通过滑轨推进机构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屈曲练习;通过脚辅助架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内外旋运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帮助患者进行足趾屈伸运动。
进一步,沿第一承置台对应人体足跟处在第一承置台底端设置一球铰头,且在球铰头的下端设置一螺纹杆;在螺纹杆的下方设置一与螺纹杆螺配合且可转动的螺母;在螺母的下端设置滑轨推进机构;上述设置可以避免患者在进行膝关节屈曲练习与脚辅助架形成运动干扰。
进一步,所述滑轨推进机构包括一斜向滑轨以及与在滑轨上滑动的滑块;所述螺母的轴向与水平面保持垂直,且在所述螺母的下端设置一底端与水平地面保持一定角度的T形滑块;沿T形滑块底端设置一供T形滑块的T形滑轨;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承置台上一点沿一斜向直线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达到膝关节弯曲练习的目的。
进一步,为了实现T形滑块沿T形滑轨滑动;沿T形滑轨的轴向在T形滑轨的一端设置一贯穿T形滑块的丝杠,在T形滑块的贯穿通孔设置与丝杠相适配的滚珠螺母,且在丝杠的一端设置一供丝杠转动的第一旋转电机。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承置台与第二承置台的连接处设置具有弯曲自由度的球铰机构,所述球铰机构包括伸缩杆、连接片、球头铰;在所述脚部的端口处至腿部的端口处依次设置连接片,且在连接片的端面均匀设置球头铰;伸缩杆依次连接相邻两片连接片端面的球头铰;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承置台与所述第一承置台活动连接;且可以避免膝关节屈曲练习患者脚腕处无法翻转。
或者,在所述第一承置台与所述第二承置台的连接处设置软性皮质材料;上述设置简单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