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支撑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6697.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羿;祁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思特建筑支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叶斌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连接 结构 | ||
1.一种钢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架(1)和与支撑架(1)连接的可调固定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与可调固定桩(2)的顶部连接,所述可调固定桩(2)顶部设置有位移可调的连接组件(3)和检测可调固定桩(2)平衡的检测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设置在可调固定桩(2)顶部内的电动液压缸(31)和与电动液压缸(31)连接的凸起(32),所述凸起(32)与支撑架(1)连接,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控制器(41)和加速度传感器(42),所述控制器(41)和加速度传感器(42)耦接,以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器(41)和电动液压缸(31)连接,以控制电动液压缸(31)的升降;
所述支撑架(1)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钢撑(11),所述钢撑(11)包括钢体(111)、设置在钢体(11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13),所述第一连接部(112)用于与其他钢撑(11)的第一连接部(1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2)相对可调固定桩(2)的一面设置有用于与凸起(32)配合连接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形状与凸起(32)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电动液压缸(31)控制与该电动液压缸(31)连接的凸起(32)在凹槽(5)内活动;
所述可调固定桩(2)包括底座(21)、升降组件(22)和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底部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22)设置在支撑杆(23)上,带动支撑杆(23)移动,所述电动液压缸(31)设置在支撑杆(23)顶部的内部,所述电动液压缸(31)的伸缩杆穿过支撑杆(23)顶部后与凸起(3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41)和加速度传感器(42)均设置在支撑杆(23)顶部的外侧,以检测支撑杆(23)的平衡并及时调整;
所述支撑杆(23)包括若干尺寸大小不一的连接管(231),若干所述连接管(231)按照尺寸递减的顺序依次套设在前一个连接管(231)中,相邻所述连接管(23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两根连接管(231)的固定组件(8),所述电动液压缸(31)设置在位于最上端的连接管(231)顶部的内部,所述电动液压缸(31)的伸缩杆穿过位于最上端的连接管(231)的顶部后与凸起(3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41)和加速度传感器(42)均设置在位于最上端的连接管(231)顶部的外侧,所述升降组件(22)设置在尺寸最大的连接管(231)的一侧;
所述升降组件(22)包括底盘(221)和设置在底盘(221)上的齿条千斤顶(222),所述底盘(221)与尺寸最大的连接管(23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千斤顶(222)与底盘(221)可转动连接;所述齿条千斤顶(222)包括外壳(2221)和设置在外壳(2221)中的齿条(2222),所述外壳(2221)与底盘(221)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齿条(2222)的顶端设置有钩部(9),所述钩部(9)的钩子朝上,每个所述连接管(231)相对齿条千斤顶(222)的一侧均设置有与钩部(9)配合的开口(10);所述钩部(9)的角度为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2)上设置有卡槽(6)和卡块(7),所述卡槽(6)的形状和卡块(7)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卡槽(6)与其他钢撑(11)的卡块(7)配合连接;所述卡槽(6)和卡块(7)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2)的两侧,所述卡槽(6)和卡块(7)的形状均为梯形,所述卡槽(6)较长的下底边位于相对钢体(111)的一侧,所述卡块(7)较长的下底边位于相对钢体(111)的另一侧;所述卡槽(6)和卡块(7)的两侧为互补的弧形面,所述卡槽(6)的两侧为凸面,所述卡块(7)的两侧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为水滴状,其尖端部分朝向卡槽(6)和卡块(7)一侧,其相对尖端部分的另一侧延伸为方形,所述凹槽(5)尖端部分的两侧壁分别为直线和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思特建筑支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思特建筑支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6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