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7973.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健;杨婷婷;王欣丰;周奇;张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阖煦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H01P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band 波导 双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内部腔体包括: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和ANT天线口;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位于ANT天线口的一侧;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位于ANT天线口的另一侧。其优点在于装配操作一致性好,插入损耗低,隔离高,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很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Band波导双工器,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实际的测试情况来看,E-BAND微波可以稳定的工作在2-3km的传输距离范围内。相对于传统频段,E-BAND频率资源丰富,支持比传统频段更大的带宽,单频电带宽达到了2.5Gbps,可同时轻松承载基站/Wi-Fi,大客户,宽带等多种业务。
E-BAND微波非常适合大宽带传输应用场景,满足LTE对回传网络带宽需求。在城市密集地区,单基站带宽需求达900Mbps以上,在1-3Km短距场景下,E-BAND微波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用来解决传统微波频段资源紧张,传输带宽小的问题,作为末端LTE基站业务接入,解决部分新建站址光纤缺失的问题,实现LTE基站快速部署。
但传统的E-BAND微波的本征模Q值不高,插入损耗高,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装配操作一致性好,插入损耗低,隔离高,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很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内部腔体包括: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和ANT天线口1;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位于ANT天线口1的一侧;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位3于ANT天线口1的另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中的一个为感性耦合腔21;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与ANT天线口1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为:三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感性耦合腔21、两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三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紧邻ANT天线口1的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RX低频段匹配腔22;RX低频段匹配腔22紧邻两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的另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低频时延耦合腔23;低频时延耦合腔23紧邻RX低频段匹配腔22的另一侧;低频时延耦合腔23的端口为RX接收端口。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中的一个为容性耦合腔31;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与ANT天线口1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为:三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容性耦合腔31、两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三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紧邻ANT天线口1的另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TX高频段匹配腔32;TX高频段匹配腔32紧邻两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的另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高频时延耦合腔33;高频时延耦合腔33紧邻TX高频段匹配腔32的另一侧;高频时延耦合腔33的端口为TX发射端口。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7个RX低频段波导单腔2、7个TX高频段波导单腔3采用2次模腔。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E-Band波导双工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ANT天线口1旋转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阖煦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阖煦微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