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0426.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王少权;郭峰;章成伟;吴神栋;冯国华;陈铁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8B1/02;F28B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肖洋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和冷凝水回收系统(5),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连接于锅炉(10)的出烟口与脱硫塔(20)的进烟口之间,所述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依次连接于脱硫塔(20)的出烟口与烟囱(30)的进烟口之间,经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连接所述烟囱(30)后排放,所述烟气冷凝器(3)内设有余热回收烟道,所述余热回收烟道的输出端连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烟气冷凝器(3)中的换热介质吸收换热余热后变为热介质并输送至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用于加热锅炉(10)排出的烟气,所述冷凝水回收系统(5)的输入端连接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用于收集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中降温后烟气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回收系统(5)的输出端连接脱硫塔(20)和除雾器(4),所述冷凝水回收系统(5)内设有调质装置,经调质装置调节PH值的冷凝水输入脱硫塔(20)和除雾器(4),作为脱硫塔(20)补水和除雾器(4)冲洗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2),所述风机(2)为一次风机或二次风机,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空气预热器(11),所述风机(2)设置于烟气冷凝器(3)的余热回收烟道进口端,用以输入冷空气,所述烟气冷凝器(3)的余热回收烟道出口端通过烟道与空气预热器(11)相连,所述空气预热器(11)的出口端通过烟道连接锅炉(10),所述烟气冷凝器(3)中的换热介质吸收换热余热后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空气预热器(11)送入锅炉(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2)和低温省煤器(6),所述风机(2)为一次风机或二次风机,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暖风器(12),所述烟气冷凝器(3)、低温省煤器(6)、暖风器(12)通过余热回收烟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式循环,所述烟气冷凝器(3)的余热回收烟道出口端通过烟道与低温省煤器(6)相连,所述低温省煤器(6)的输出端与暖风器(12)相连,所述暖风器(12)的输出端配设风机(2),并与烟气冷凝器(3)的余热回收烟道进口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省煤器(6)的换热材质采用钛管或氟塑料或316L及以上双相不锈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凝器(3)的换热材质采用钛管或氟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系统(5)还包括设置于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底部的集水斗(51)、以及脱硫工艺水箱(52)、冷凝水泵(53),所述集水斗(51)用于收集烟气冷凝器(3)、除雾器(4)排出的降温后烟气的冷凝水,所述调质装置用于调节集水斗(51)所收集冷凝水的PH值,所述集水斗(51)的输出端通过冷凝水泵(53)与脱硫工艺水箱(52)相连接,所述冷凝水泵(53)将调质后的冷凝水输送至脱硫工艺水箱(52),所述脱硫工艺水箱(52)通过补水管道、冲洗用水管道分别与脱硫塔(20)和除雾器(4)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凝器(3)的换热介质为冷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