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890.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L·费夫尔;D·卡佩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调节 之间 相对 位置 系统 转向 套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柱套筒,其包括两个元件,所述元件由可沿参考轴线(X)相对于彼此平移的外管和内管组成,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系统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并且压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垫,其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支撑;夹紧表面,其固定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摩擦垫构造成与夹紧表面接触并支承夹紧表面,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表面内接在圆柱形外壳(E)中,转向柱套筒的特征在于,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包括相对于参考轴线(X)轴向延伸的导向腔,导向腔相对于圆柱形外壳(E)形成了一个中空空间,摩擦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导向腔中,以引导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进行平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的系统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的系统,这两个元件具体由转向柱套筒的外管和内管形成,以便允许例如在深度方面调节车辆(例如,汽车)的方向盘的位置。
背景技术
借助于由车辆使用者控制的调节系统,通常可以调节汽车的方向盘的深度和高度。这种调节系统通常包括位于汽车的转向柱套筒上的调节机构,并且可以是手动的或电动的。在电气系统中,由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螺母系统组成的组件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然后,考虑到存在于转向柱中以及更一般地存在于运动链中的摩擦力,将所述电动机的尺寸设计为得以实现期望的调节速度。
通常,深度调节通过具有两个管的伸缩机构来实现,这两个管分别为:外管和设置为在外管内部平移的内管,所述外管包括例如螺钉的压力机构,该压力机构向内管施加力。该力对于遮盖操作游隙并确保连接的最小刚度是必需的。然后考虑这些力,设计电动机的尺寸以实现所需的调节速度。
这样的压力机构通常包括拧入主体并固定到外管的螺钉,该螺钉设有允许其施加扭矩和/或角度的接口以及在内管上摩擦的摩擦垫。一旦机构中的各个组件在主体就位,将扭矩和角度结合在一起的拧紧过程就可以得到具有所需预定值的压缩力,该预定值确定了通过摩擦垫施加到内管的压力。调节该预定值的这种过程在转向柱的制造期间在工厂进行一次。然后,在用户调整方向盘位置的阶段中,不论是手动还是电动,为了能够使一个管相对于另一个管平移,进行该深度调节所需的力必须克服两个管的预定相对紧固力,这对应于摩擦垫紧靠内管的紧固力。
一方面,通过一种在调节期间确保内管相对于外管的角度引导的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另一方面,通过一种在向内管施加扭矩时允许吸收力的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无论使用哪种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似乎总是要补充摩擦垫。
这两个系统都需要额外的组件和制造操作,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这导致总体上笨重,复杂且昂贵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特别提出一种易于使用、尺寸小且成本较低的调节系统来弥补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缺点。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转向柱套筒,所述转向柱套筒包括两个元件,所述元件由可沿参考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的外管和内管组成,以及提出了至少一个系统,其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压力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摩擦垫,其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支撑;
-固定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夹紧表面,所述摩擦垫构造成与所述夹紧表面接触并支承所述夹紧表面;
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具有内接在圆柱形外壳中的表面,转向柱套筒的特征在于,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包括相对于参考轴线轴向延伸的导向腔,该腔相对于所述圆柱形壳体形成中空空间,所述摩擦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导向空腔中,从而与第二元件相比,引导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平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未经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