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3157.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倩倩;张宇雷;张海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G01G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化养虾 移动式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包括虾池、小车、料仓、控制中心;小车侧面安装一对辅助轮,一对辅助轮分别沿虾池内、外壁横向行走,至少其中一辅助轮采用弹簧使一对辅助轮对池壁保持夹紧状态,弹簧随池壁厚度的变换自动调整伸缩幅度;小车自身具有行走机构和投饲机构;小车补料位置的上方固定设置一料仓,料仓下部具有计量模块和步进电机;小车补料位置虾池上缘与小车车轮对应的部位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光电开关。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对投饲量的精准控制,还能实现饲料沿着池壁全池均匀投放,最大限度使饲料被养殖的对虾摄食到,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投饲系统,具体来说,是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虾养殖过程中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饲料的投喂,既耗时又耗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虾养殖的生产效率。采用工业化养殖时,现在的投饲机大多固定在虾池中心或者池边,饲料的投饲范围有限,当养殖池面积较大时,投饲机投下去的饲料不能被大部分对虾摄食,进而影响对虾的整体生长性能,养殖的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提供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通过此系统,投饲小车在池壁上稳定行走作业,不仅可以实现对投饲量的精准控制,还能实现饲料沿着池壁全池均匀投放,最大限度使饲料被养殖的对虾摄食到,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包括虾池1、小车2、料仓3、控制中心;小车2侧面安装一对辅助轮15,所述一对辅助轮分别沿虾池内、外壁横向行走,至少其中一辅助轮采用弹簧16使所述一对辅助轮对池壁保持夹紧状态,弹簧16随池壁厚度的变换自动调整伸缩幅度;小车自身具有行走机构和投饲机构;小车补料位置的上方固定设置一料仓3,所述料仓3下部具有计量模块33和步进电机34;小车补料位置虾池上缘与小车车轮对应的部位设有压力传感器18和光电开关17;控制中心与所述计量模块33、步进电机34、光电开关17、压力传感器18、行走机构、投饲机构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投饲机构包括一绞龙输送电机8,所述绞龙输送电机8的输出轴后部与一齿轮组7啮合传动,所述齿轮组7带动位于所述输出轴上方的搅拌扇叶6转动,所述齿轮组7位于小车的储料桶5内;输出轴前部螺旋缠绕一组绞龙10,绞龙10随着输出轴转动可将饲料向前推送。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小车行走电机12,所述小车行走电机12与车轮12的转轴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料仓3由一料仓固定架4支撑固定。
优选的,所述虾池1呈方形,其转角部位具有切角或圆角。
优选的,所述计量模块33包括一转动体,该转动体的四周沿径向角度设置叶板,相邻叶板之间形成体积相同的凹槽。
一种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方法,小车位于补料位置,光电开关17触发步进电机34启动,控制中心根据称重模块33的称重计算所需补料量,并通过计量模块控制料仓的下料量,使所述下料量与小车设定的储料量相一致;控制中心控制小车行走电机12和绞龙输出电机8的转速比,使小车匀速沿池壁走完一圈,车内正好不留有饲料。
优先的,小车侧面分别装有辅助轮保持小车平衡,小车行走过程中紧贴池壁,防止小车倾倒;方切角形状的虾池,拐角处池壁厚度变化,其中一侧的辅助轮与小车固定连接,另一侧的辅助轮与小车通过弹簧连接,小车通过虾池拐角处时,辅助轮之间的距离随池壁厚度变化,两个辅助轮一直紧贴池壁,保证小车顺利转弯,不倾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此系统,投饲小车在池壁上稳定行走作业,不仅可以实现对投饲量的精准控制,还能实现饲料沿着池壁全池均匀投放,最大限度使饲料被养殖的对虾摄食到,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厂化养虾的移动式自动投饲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飞行器近地飞行高度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空调冷储一体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