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4498.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帆;杨昌休;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高处 作业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本发明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人员跌落受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且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需要定期对轨道交通以及隧道等进行检修维护。
然而对于轨道交通以及与轨道交通配合使用的相关设施进行维修的时候,常常在高处进行作业,高处作业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危险性,容易出现施工人员在检修平台上跌落的风险,对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人员跌落受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通过驱动单元使支撑台升降,从而根据施工位置调节支撑台的高度,本方案中由于在支撑台两端连接有滑板,且滑板沿支撑柱竖向滑动,当驱动单元驱动支撑台升降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滑板同步产生滑动,从而使滑板上连接的防坠网也能够根据支撑台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高度,从而使防坠网能够实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施工人员跌倒在地面,且防坠网的设置还能够避免施工人员在检修交通轨道的时候,施工工具掉落砸伤位于地面的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施工环境的周围起到防护的作用,进一步起到了施工的安全性。
本方案中防坠网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能够对防坠网的滑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且能够对防坠网起到支撑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所述上收缩件包括两组上收缩杆,所述上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上连杆,两根上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且两根上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上齿轮,所述下收缩件均包括两组下收缩杆,所述下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下连杆,两根下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两根下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下齿轮,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均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且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移动车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支撑台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远离连接块的上连杆上的上齿轮均与所述上支撑板转动连接,远离连接块的下连杆上的下齿轮均与所述下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滑动配合有上驱动板,所述下支撑板上滑动配合有下驱动板,所述上驱动板和所述下驱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远离连接块的上齿轮均与上驱动板上的齿条啮合,远离连接块的下齿轮均与下驱动板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下驱动板往复滑动的驱动件。
本方案中,两组升降组件能够提高对支撑台的支撑作用,且能够保证支撑台的平稳性。另外,本方案中上收缩件上的两根上连杆和下收缩件上的两根下连杆能够相互产生转动,从而起到升降支撑台的作用,本方案中上齿轮和下齿轮相互啮合,能够使相邻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保持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伸缩运动,而对支撑台起到平稳升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快速转换场景的翻板式舞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