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动脉自动扫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7869.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顾菊春;甘从贵;赵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A61B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兴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17 | 代理人: | 屠志力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动脉 自动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动脉自动扫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对人体颈部一侧的颈动脉进行扫查;判断人体颈部一侧的颈动脉扫查结束后,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移动至颈部另一侧的预设位置;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对人体颈部另一侧的颈动脉进行扫查。本发明控制超声探头自动扫查,根据获取到的导航路径控制超声探头自动移至另一侧颈动脉处,提高扫查效率,缩短扫查时间,减少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颈动脉扫查方法,尤其是颈动脉自动扫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脑中风的病例越来越多,脑中风通常由于颈部血管堵塞引起,因此,颈动脉筛查是一种重要的疾病筛查方案。
现有方案中,扫查时,对一侧颈动脉手动完成扫查之后,需要手动将超声探头移动至另一侧颈动脉进行扫查,扫查路径也由于手部抖动而存在偏差,自动化程度低,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颈动脉自动扫查方法,在对一侧颈动脉扫查完成后,可以自动移至另一颈动脉位置进行扫查。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颈动脉自动扫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对人体颈部一侧的颈动脉进行扫查;
判断对人体颈部一侧的颈动脉扫查结束后,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移动至颈部另一侧的预设位置;
控制超声探头按照预设的扫查路径对人体颈部另一侧的颈动脉进行扫查。
更优地,在对人体颈部一侧和/或另一侧的颈动脉进行扫查过程中,于显示界面所显示的颈部三维模型中实时展示当前的扫查位置。
进一步地,当前的扫查位置通过如下方法确定:将超声探头实时扫查获得的超声图像与颈部三维模型中的超声图像比对,当超声探头实时扫查获得的超声图像匹配颈部三维模型中的一帧超声图像时,颈部三维模型中该匹配的超声图像对应的位置就确定为当前的扫查位置。
进一步地,实时展示当前的扫查位置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在显示界面所显示的颈部三维模型中于所确定的扫查位置处显示一模拟超声探头,或者在显示界面所显示的颈部三维模型中对所确定的扫查位置做区分显示。
进一步地,显示界面分区显示实时扫查获得的超声图像与颈部三维模型中实时展示当前的扫查位置的图像。
进一步地,预设的扫查路径为模拟医生的扫查习惯预先设定的路径。
进一步地,判断人体颈部两侧中任一侧的颈动脉扫查结束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扫查路径在人体颈部该侧的路径范围来判断,当超声探头移动至该侧路径范围的末尾时,判断人体颈部该侧的颈动脉扫查结束;或者,对扫查时获得的超声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在人体颈部该侧获得的超声图像已经包含所需要的颈动脉内容时,则扫查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探头通过一探头机动装置进行移动控制;所述探头机动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根据颈部周向轮廓设置;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能够沿着第一轨道相对于颈部进行周向移动;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的径向方向延展设置;
探头移动机构,所述探头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能够沿着第二轨道相对于颈部进行径向移动;所述探头移动机构的移动端用于安装超声探头并能够带动超声探头相对于第二轨道的垂直方向进行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设置周向移动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探头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探头移动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座,用于使得探头移动机构具有靠向内侧颈部方向的趋势。
更进一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