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维生素D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896.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平;谭斌;汤文星;余顺雄;张现涛;何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1/00 | 分类号: | C07C401/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秉丽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 base sub | ||
1.一种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光照及抗氧剂存在条件下,100g麦角甾醇在有机溶剂a中发生光化学反应,合成中间体化合物,反应液监控,当起始原料剩余低于50%时,终止反应;从所述光化学反应所得反应液中回收未反应的麦角甾醇,与50g新料作为起始原料重新配成与第一次相同浓度的溶液,重复以上光照反应5次,合并5批中间体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减压蒸馏浓缩至几乎无液体流出得中间体化合物;所述有机溶剂a包含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正庚烷,所述中间体化合物如下式Ⅰ所示:
所述中间体化合物在2L正庚烷溶液中经加热发生热异构化反应,制备得到250g维生素D2粗油,所述热异构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所述热异构化反应的反应时长为5h;
在三乙胺存在条件下,所述维生素D2粗油在2L二氯甲烷溶液中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发生酯化反应,3小时后,终止反应,反应液分别用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萃取洗涤,有机相减压蒸馏浓缩至几乎无液体流出,加入2L丙酮,加热至回流溶解,结晶,过滤,滤饼烘干得192g维生素D2酯;
所述维生素D2酯分散在1L正庚烷里,加入500mL乙醇,通入氮气保护,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皂化反应,从所得皂化反应液中分离出有机相,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浓缩,所得浓缩产物分散于1.2L甲醇中,,结晶,收集沉淀,干燥得92.5g维生素D2;
所述光化学反应、热异构化反应、酯化反应以及所述皂化反应均于氮气保护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化学反应所得反应液中回收未反应的麦角甾醇的步骤如下:
浓缩所述光化学反应所得所述反应液,将所得浓缩产物分散于有机溶剂f,结晶,收集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有机溶剂f中结晶所采用条件包括:温度为0℃,时长为10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f为甲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g所述麦角甾醇对应的所述有机溶剂a的用量为50mL。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化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长为6h,光照采用3000千瓦汞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2℃~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丙酮中结晶所采用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时长为10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反应时长为2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8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