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卸力反转式电动扭矩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0233.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河;潘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维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转 电动 扭矩 扳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力反转式电动扭矩扳手,包括机壳、电机输出组件、反力臂,所述机壳内部设有尾部行星齿轮组、卸载组件和头部行星齿轮组,所述机壳作为各部行星齿轮组共用的齿圈与所有行星轮相啮合;头部行星齿轮组的输出端轴向延伸设有扳手主体;卸载组件包括弹性连接的脱离块和卸力座;当扳手主体旋转遭卡住时:电机输出组件过载断电,脱离块与卸力座之间脱开,尾部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受电机输出组件的驱动转过一个角度,并驱动作为尾部行星齿轮组齿圈的机壳进行反转,机壳带动扳手主体朝正常工作旋转的反方向转过一个角度。本发明在扳手输出端遭卡住时,扳手可以自动卸力并反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在不影响螺栓旋紧的前提下将扳手顺利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扳手,特别是一种卸力反转式电动扭矩扳手。
背景技术
电动扭矩扳手广泛应用于火力、水力发电厂、石油、煤炭及钢结构桥梁、铁路、大型设备安装、车辆装配、石化管道、压力容器等行业,主要用于钢结构的安装,可专门安装钢结构高强螺栓。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扭矩扳手普遍在输出端遭卡住后,输出端的转矩会继续增大,随着输出端转矩增大至临界值,电机会自动断流实现自我保护,此时扳手输出端被略微形变的螺栓端部卡住而难以取下,为此,许多电动扭矩扳手的输出电机采用可双向旋转的电机,通过二次操作扳手反转使其与螺栓端部之间松开而取下扳手,但操作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熟练度,以控制扳手的反转程度,一旦扳手反转角度过大,则会使原本旋紧的螺栓产生松动。因此,现有的电动扭矩扳手存在当扳手输出端遭卡住时,很难在不使螺栓产生松动的前提下将扳手顺利取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力反转式电动扭矩扳手。它具有当扳手输出端遭卡住时,扳手可以自动卸力并反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在不影响螺栓旋紧的前提下将扳手顺利取出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卸力反转式电动扭矩扳手,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尾部且与机壳转动连接的电机输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头部且与机壳固定连接的反力臂,所述机壳内部沿尾部至头部方向依次设有由所述电机输出组件逐级传动的尾部行星齿轮组、卸载组件和头部行星齿轮组,所述机壳作为各部行星齿轮组共用的齿圈与所有行星轮相啮合;所述头部行星齿轮组的输出端轴向延伸设有扳手主体;所述卸载组件包括弹性连接的脱离块和卸力座,所述脱离块的另一端受尾部行星齿轮组的驱动,所述卸力座的另一端驱动头部行星齿轮组;
当扳手主体正常工作时:电机输出组件驱动尾部行星齿轮组、卸载组件和头部行星齿轮组逐级传动,带动扳手主体旋转;
当扳手主体旋转遭卡住时:电机输出组件上输入的电流增大直至电机输出组件过载断电,过程中的断电电流驱动电机输出组件的输出轴转动一定角度,使脱离块与卸力座之间脱开,扳手主体处于卸力状态,尾部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受电机输出组件的驱动转过一个角度,并驱动作为尾部行星齿轮组齿圈的机壳进行反转,机壳带动扳手主体朝正常工作旋转的反方向转过一个设定角度,该设定角度为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在扳手主体遭卡住后,电机输出组件上的转矩到临界值后会过载断电,断电后无需任何操作即能使扳手主体从螺栓上取出,扳手主体会在外壳带动下反转一定角度,也即无需再次操作扳手使其反转,使用方便快捷,对操作人员的熟练度要求低,也无需担心反转过度而松开螺栓。
具体地,本发明在多级行星齿轮组的传动中,增加了一套卸载组件,卸载组件中的脱离块和卸力座在扳手正常工作时是由脱离块将转矩传递至卸力座,从而使卸力座与其同转速旋转,而当两者之间达到临界转矩时可以相互脱开(电机输出组件过载断电),从而当扳手主体旋转遭卡住时,随着电机输出组件提供的转矩逐渐增大至临界值,脱离块通过与卸力座相脱开,使扳手主体处完成瞬间的卸力,而在断电电流驱动下,尾部行星齿轮组仍会被驱动并转动一个角度,尾部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带动机壳转动,具体是机壳会朝尾部行星齿轮组上太阳轮旋转的相反方向转过一定角度,原本卸力的扳手主体也会在机壳的带动下朝正常工作旋转的反方向再转过一个角度,从而在不影响螺栓旋紧的前提下与螺栓之间松开,顺利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维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维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