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转杯纺纱机分梳辊梳理性能的纺织方法及梳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683.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帅;许多;徐卫林;郭维琪;范航;杨旺旺;蒋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32 | 分类号: | D01H4/32;D01H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陈智聪 |
地址: | 4302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纺纱机 分梳辊 梳理 性能 纺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转杯纺纱机分梳辊梳理性能的纺织方法及梳理装置,本发明通过第一分梳辊分散型齿条排列转动时的分散梳理作用下将纤维条梳理分解成纤维网,对纤维的横向作用力促使纤维更易分离、伸直;纤维网被转移喂入第二分梳辊,纤维网经第二分梳辊竖直型齿条排列转动时将纤维网分解成单纤维,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梳理效果;第三分梳辊收拢型齿条排列转动时的集聚梳理作用下将单纤维梳理整束成纤维束,减少了转移时纤维的损失,增强了纤维在针齿上的转移能力和所纺纱线的强力,通过上述多级分梳辊作用,提升了转杯纺分梳区的功能,具有柔性、高效、高产的效果且本发明操作方便、机构合理、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转杯纺纱机分梳辊梳理性能的纺织方法及梳理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环锭纺纱速度受到细纱卷装限制,纺纱速度较低的致命问题,转杯纺纱技术应运而生。转杯纺纱技术属于自由端纺纱,其纺纱原理是:棉条经给棉罗拉喂入输棉罗拉,将纤维梳理成平行排列的单纤维状态;平行排列的纤维经过输纤维通道进入转杯,被输送到转杯锥面内壁上,并滑入转杯的凝聚槽;纤维在纺杯中加速到120~220m/s的速度时,形成1束纤维条;纱线的加捻是由纱线倾斜的另一端绕纱线本身或纺杯轴线旋转而完成,纱线的旋转加捻使转杯凝聚槽内的纤维抱合在一起;加捻后的纱线经引纱管引出,经导纱和卷取装置绕成筒纱。由于转杯纺纱技术纱线加捻和卷绕分开进行,与环锭纺纱相比,纺纱速度大幅提升。
分梳辊是转杯纺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分梳辊的存在不仅能将喂入的熟条分解成单纤维状态,并排除细小的尘杂,同时将纤维流转移到输纤通道中。目前转杯纺纱机的分梳机构有两种型式:气流分梳、分梳辊分梳。其中分梳辊分梳机构在转杯纺纱系统中应用普遍并且技术较为成熟可靠。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若分梳辊型式及其转速选配不当,会造成纤维输送不良,成纱结杂增多,条干均匀度、成纱强力恶化。这是因为分梳辊型式及其速度不同,会使加工过程中纤维分离度、结杂和短绒排除率呈现不同的数值。
分梳辊齿条的种类有齿条式、植针式、齿片式和整体式几种,其中以齿条式居多。根据工作角度和几何尺寸的不同,齿条型号可分为多种。为适纺不同性质的纤维原料,齿条的选用和维护非常重要,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表面粗糙度,正确维护和保养,而且还要求要有良好分梳性能,影响分梳辊齿条梳理效能的几何尺寸主要有:针布的纵向齿距,齿尖锋利度,工作面的几何形态,齿体的表面光洁度,针齿密度等。在分梳辊针布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有:分梳辊轴承损坏、辊体作用维护不良、断齿断尖、包覆维护不良齐齿、包覆起头首尾不一致、齿形选配不当梳理效果差等,影响运转和质量的稳定性。
分梳辊轴承载负着针布高速回转,速度高达5000-9000r/min,随着运转时间的延长,分梳辊轴承磨损晃动,造成成纱条干、千米粗节和千米棉结等指标恶化,产生大量的粗节和竹节,还容易产生20cm的规律性机械波。当分梳辊针齿断齿时,倒齿会造成转移到纺杯内的纤维发生相互纠集,从而形成粗节。分梳辊断针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原料中的杂质大,分梳辊针齿在运行中遇到硬杂、大杂或长期磨损,锋利度下降,有时会出现断针、弯针和掉针现象。二是分梳辊的针布几何尺寸第二点不耐磨造成针布损伤断尖。在针布选型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纤维性能合理选配针布齿形,否则会造成质量的差异。如R20转杯纺纱机,纺纯棉C27.8tex,主要采用精梳落棉和原棉混合,选用弧齿OK40时,出现因穿刺能力差而影响成纱质量的问题,改用直齿后改善明显。主要原因是弧齿针布不如直齿穿刺能力强,造成分梳效果差。因此,分梳辊针布选型要根据纤维特点进行合理选型。分梳辊针布齐齿排列后,在梳理过程中由于纤维的通道受到影响,梳理点集中,容易损伤纤维,造成粗节高,强力低等问题。因此分梳辊返包时一定要防止出现针布齐齿排列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