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钢筋成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4900.4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昊;张禹;姜玉涛;高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5/06 | 分类号: | B21F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冯龙;王记明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钢筋 成型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钢筋成型工具,包括钩头,钩头的下方设有能够带动钩头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钩头的下半部分长直并延伸到旋转驱动机构内与旋转驱动机构固定,旋转驱动机构的侧面设有外拉口,外拉口外设有延伸到旋转驱动机构内的外拉带,外拉口的下方设有能够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反转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侧面并延伸至旋转驱动机构内,旋转驱动机构的下方设有握把,握把的上端与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握把的下端设有抱紧卡爪,抱紧卡爪与握把固定连接;通过机械旋转来收紧钢丝并采用弯折成型钢丝的方式使得钢丝贴合钢筋,在保障了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工人划伤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筋绑扎成型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途钢筋成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趋向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方向发展,作为钢筋混凝土受力构件其钢筋含量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大,人工绑扎钢筋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梁柱核心区、主次梁交接处箍筋加密区难以有效绑扎成型,影响结构受力质量,在梁柱核心区、主次梁交接处箍筋加密区,留给工人对钢筋进行绑扎工作的空隙较小,并且在钢筋的绑扎过程中需要在交叉点进行固定连接,对钢筋的绑扎成型来说,尤为重要的就是绑扎处的绑扎质量,钢筋绑扎成型不良会极大的影响结构受力,并且使得保护层不足从而影响钢筋的耐久性,与此同时外观质量也会不佳。
在现有技术中,钢筋的绑扎成型通常都是由箍筋弯钩在与钢筋的交叉处用钢丝进行缠绕绑扎,但在施工现场发现采用现有的箍筋弯钩通过钩件进行钢丝的收紧,由于工人的用力不同,在伸手不易够到的位置会由于操作不方便而造成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力位置难以保证,目前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的由钩件在箍筋弯钩与钢筋的交叉处用钢丝进行缠绕绑扎的方式需要将钢丝紧紧的贴合在箍筋弯钩与钢筋的交叉处,并将钢丝通过旋转缠绕的方式卡紧,通过钢丝的拉紧将交叉的箍筋弯钩与钢筋拉紧,从而固定整体钢筋的形状,完成钢筋的成型,目前在采用箍筋弯钩的时候,主要的困难在于在梁柱核心区、主次梁交接处箍筋加密区等区域钢丝的缠绕拉紧极为不方便,很多时候工人不能有效的旋转钩件来利用钢丝固定箍筋弯钩,从而不能将钢丝拉紧或是钢丝拉紧的程度不够,在此基础上,钢筋的成型质量就会收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同时在容易接触的区域,钢丝被拉紧后由于处于外支的形式,所以容易对施工人员造成划伤,基于此,如何将钢丝拉紧并弯折使得既不破坏钢筋的成型效果,又能够降低工人划伤概率变成为建筑钢筋绑扎成型辅助工具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钢筋绑扎成型时用于收紧钢丝的钩件不容易通过钢丝将箍筋弯钩和钢筋有效的通过钢丝的收紧固定并且外支的钢丝容易划伤工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用途钢筋成型工具,通过机械旋转来收紧钢丝并采用弯折成型钢丝的方式使得钢丝贴合钢筋,在保障了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工人划伤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用途钢筋成型工具,包括钩头,所述钩头的下方设有能够带动钩头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钩头的下半部分长直并延伸到旋转驱动机构内与旋转驱动机构固定,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侧面设有外拉口,外拉口外设有延伸到旋转驱动机构内的外拉带,所述外拉口的下方设有能够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反转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侧面并延伸至旋转驱动机构内,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下方设有握把,握把的上端与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握把的下端设有抱紧卡爪,所述抱紧卡爪与握把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4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的转炉汽化烟道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LED多段恒流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