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挡机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6880.4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谭金龙;常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26 | 分类号: | F16H61/26;F16H6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机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挡机构及车辆。换挡机构包括配重锤、换挡摇臂和换挡塔;换挡摇臂的第一端和换挡塔铰接,换挡摇臂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和换挡摇臂的铰接点的中心距不同;配重锤择一与多个通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这样,由于每个通孔和换挡摇臂的铰接点的中心距不同,当配重锤通过不同通孔固定在换挡摇臂的第二端上时,配重锤的旋转半径也不同,产生的向心力也不同,从而使得换挡时的吸入感可以随着旋转半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配重锤产生的吸入感可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需求,改善了换挡操作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挡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操作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手动换挡车型,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操纵换挡机构进行挡位的切换,因此操作换挡器的舒适性将直接影响驾驶感受。
目前,对于手动换挡车型,通常在换挡器的换挡摇臂上铆接或者焊接一个配重锤,通过配重锤的惯性来增加换挡的吸入感,进而增加换挡操作时的舒适性。
然而,由于配重锤上铆接或者焊接在换挡摇臂上,无法调整配重锤在摇臂上的位置,使得配重锤产生的向心力不发生变化,导致换挡时的吸入感也不发生变化,使得配重锤产生的吸入感无法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需求,降低了换挡操作时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机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重锤产生的吸入感无法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配重锤、换挡摇臂和换挡塔;
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换挡塔铰接,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和所述换挡摇臂的铰接点的中心距不同;
所述配重锤择一与多个所述通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中每相邻两个所述通孔和所述换挡摇臂的铰接点的中心距之间的差值相等。
可选的,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母;
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配重锤包括配重锤本体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配重锤本体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紧固螺母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配重锤本体为圆柱块,所述螺杆的轴线和所述配重锤本体的轴线同轴。
可选的,所述换挡摇臂包括第一换挡摇臂、第二换挡摇臂和连接臂,所述第一换挡摇臂和所述第二换挡摇臂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换挡摇臂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换挡摇臂所在的平面具有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换挡拉索;
所述第一换挡摇臂远离所述第二换挡摇臂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换挡摇臂靠近所述第二换挡摇臂的一端设置有换挡柱销,所述换挡拉索和所述换挡柱销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换挡塔包括换挡塔壳体和转轴,所述换挡塔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转轴通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和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选挡摇臂和选挡拉索;
所述选挡摇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换挡塔活动连接,所述选挡摇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选挡柱销,所述选挡拉索和所述选挡柱销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6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