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数字化自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7089.5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俞风强;郝锐;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西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2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胫骨 横向 搬移 技术 治疗 数字化 自动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数字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第一骨针、骨搬移器、第一固定夹、导轨固定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导轨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骨针且第一骨针通过所述导轨固定器和第一固定夹连接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骨搬移器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骨搬移器其包括第二骨针、升降机构和电机,所述第二骨针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电机且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骨针上下运动,所述控制系统内设有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与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调节骨搬移的距离、频率和方向,提高搬移精确性,避免人工操作骨搬移调节的失误和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数字化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治疗至少 1 个月无愈合趋势的创面。根据全球估算,慢性创面的患病率约为 1%~2%,在发展中国家和 65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偏高。目前,在中国约1亿人次的皮肤、手术切口和窦道等创面中,约3000万人次发展为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慢性创面的病因构成主要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创伤、感染和烧伤、肿瘤以及下肢血管性疾病,其中代谢性疾病中糖尿病构成比例逐年增高,至2008年,国内调查慢性创面病因构成比高达 33.3%,已经成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主要病因构成。因为在糖尿病人一生中,约25%患者(患病率)左右会发生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提示机体的神经和血管,尤其是微血管损伤已经到严重阶段,其中最坏的结局截肢,而治疗最终的目的是保肢,如何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和避免截肢一直是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难题。
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及其中糖尿病足,多采用综合治疗,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创、负压吸引、皮瓣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等,但依然有较高的截肢率和未令人满意的愈合率。甚至 2017 年 FDA 批准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也只在 Wagner1、2 级较轻的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实验(RCT),尚未涉足 Wagner3 级以上的重度糖尿病患者。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是基于伊利扎诺夫技术和张力应力法则原理进行的手术治疗,通过缓慢持续的胫骨骨牵伸使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调动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的愈合。但是现有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辅助工具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调节,存在骨搬移距离的精确性不够,还容易出现骨搬移调节的失误和遗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数字化自动装置,能够自动调节骨搬移的距离、频率和方向,提高搬移精确性,避免人工操作骨搬移调节的失误和遗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数字化自动装置,包括导轨、第一骨针、骨搬移器、第一固定夹、导轨固定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导轨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骨针且第一骨针通过所述导轨固定器和第一固定夹连接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固定器包括调节支架、固定件和第一螺母;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一块横板,横板的中部开有第一通孔且两端各设有一块垂直于横板的立板,立板的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中部开有贯通孔的立方体结构且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杆,所述固定件位于调节支架的两块立板之间且所述贯通孔与立板的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骨针依次穿过调节支架的上立板、固定件中部的贯通孔、调节支架的下立板,所述第一固定螺杆依次穿过横板上的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夹后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将所述导轨、第一固定夹、导轨固定器和第一骨针固定;所述骨搬移器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骨搬移器其包括第二骨针、升降机构和电机,所述第二骨针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电机且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骨针上下运动,所述控制系统内设有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与电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西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西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7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