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及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4673.3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召阔;郑颢;范松;曾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D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对 rcar 后端 结构 及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包括纵梁、固定于所述纵梁内壁末端的加强板、固定于所述加强板上的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拖车管柱、与所述纵梁末端相连接的法兰板以及与所述法兰板相连接的吸能盒;所述法兰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拖车管柱部分位于所述纵梁内部,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纵梁之外。相应的,还提供基于该结构的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由于拖车管柱安装于所述纵梁的末端,吸能盒内部无需安装拖车管柱,在发生后碰时,吸能盒能够充分压溃吸能,且纵梁末端被加强板及安装板加固,强度提高,防止纵梁末端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在RCAR(汽车修理研究协会)低速碰工况下,重点考察车辆在发生低速碰撞后的维修经济性,而纵梁的维修成本高,维修工时长,对维修经济性评级影响较大,因此在低速碰撞中要保证纵梁不变形。
现有的拖车管柱是焊接于吸能盒内部的,这种结构在发生后碰过程中,由于拖车管柱的硬度高,故会影响吸能盒的充分吸能,容易将应力传递至纵梁,导致纵梁变形。
另一方面,目前为了方便装配,会在纵梁的末端设置凸起结构,在发生后碰时,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纵梁末端发生变形,不满足RCAR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实现了吸能盒充分吸能,保证纵梁后端在发生后碰时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保证车辆发生后碰时纵梁不变形,节约维修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包括纵梁、固定于所述纵梁内壁末端的加强板、固定于所述加强板上的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拖车管柱、与所述纵梁末端相连接的法兰板以及与所述法兰板相连接的吸能盒;
所述法兰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拖车管柱部分位于所述纵梁内部,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纵梁之外。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呈一体结构,其包括管柱安装区和焊接区;
所述管柱安装区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拖车管柱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
所述焊接区与所述纵梁末端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与所述纵梁末端的内壁相互焊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呈一体结构,包括安装部和焊接部,所述拖车管柱焊接于所述安装部内部,其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拖车管柱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
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焊接区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且相互贴合焊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管柱安装区相互配合,包覆于所述拖车管柱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纵梁呈平滑的壳体结构,其内部设有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拖车管柱长度的三分之二埋入所述纵梁的容置腔内部,剩余三分之一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容置腔之外。
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由于拖车管柱安装于所述纵梁的末端,吸能盒内部无需安装拖车管柱,在发生后碰时,吸能盒能够充分压溃吸能,且纵梁末端被加强板及安装板加固,强度提高,防止纵梁末端变形。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通过应对RCAR后碰的纵梁后端结构的设置,车辆发生后碰时,防止纵梁变形,节约车辆的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4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展示牌制作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充电口及加油口的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