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9580.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城秀一;白井寛;上松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F16H1/10;F16H57/023;F16H5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致动器 | ||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可抑制内齿轮在减速机构壳体内倾斜,且可稳定地提高自马达轴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至输出轴的旋转的传递效率。电动致动器包括:马达,包含具有沿着中心轴延伸的马达轴的转子、及定子;减速机构,与马达轴连结;输出轴,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马达轴的旋转;轴承;以及减速机构壳体。马达轴具有以偏心轴为中心的偏心轴部。轴承嵌合于偏心轴部。减速机构具有:环状的内齿轮;外齿轮,经由轴承而与偏心轴部连结,配置于内齿轮的径向内侧并与内齿轮啮合;以及输出凸缘部,将外齿轮的绕中心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减速机构壳体具有多个齿轮支撑部,支撑内齿轮的朝向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面,并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致动器包括具有马达轴的马达、减速机构及输出轴。专利文献1的旋转式致动器包括旋转驱动输入轴的电动机、将电动机的旋转力输出至轴的输出轴及将输入轴的旋转减速而传递至输出轴的减速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4779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若配置于前壳体内的减速机的环形齿轮倾斜,则自输入轴经由减速机而传递至输出轴的旋转的传递效率降低。
鉴于所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内齿轮在减速机构壳体内倾斜,且可稳定地提高自马达轴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至输出轴的旋转的传递效率的电动致动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一实施例包括:马达,包含具有沿着中心轴延伸的马达轴的转子、及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相向的定子;减速机构,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其中一侧,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输出轴,配置于所述减速机构的轴向其中一侧且沿轴向延伸,经由所述减速机构而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并绕所述中心轴旋转;轴承,安装于所述马达轴;以及减速机构壳体,收容所述减速机构。所述马达轴具有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而偏心的偏心轴为中心的偏心轴部。所述轴承嵌合于所述偏心轴部的径向外侧。所述减速机构具有:环状的内齿轮,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外齿轮,经由所述轴承而与所述偏心轴部连结,配置于所述内齿轮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内齿轮啮合;以及输出凸缘部,配置于所述外齿轮的轴向其中一侧并与所述外齿轮连结,将所述外齿轮的绕所述中心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输出轴。所述减速机构壳体具有多个齿轮支撑部,所述多个齿轮支撑部支撑所述内齿轮的朝向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面,并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可抑制内齿轮在减速机构壳体内倾斜,且可稳定地提高自马达轴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至输出轴的旋转的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横剖面图,且表示图1的II-II剖面。
图3是表示马达轴的偏心轴部附近的侧面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1的IV部的纵剖面图。
图5是表示减速机构壳体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0:电动致动器
12:马达壳体
12e:齿轮按压部
13h:开口部
13:减速机构壳体
13f:齿轮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9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测试设备用固定仪器
- 下一篇:颗粒滤料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