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4595.4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强;张国强;杨星;罗凡;孙一焱;吕登辉;赵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14;B60L58/33;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空气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循环组件和第二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的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的电堆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空气循环组件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出风口连通,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温,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用于对空气进行降温。这种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空滤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无需使用暖风芯体,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与氧反应产生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燃料电池车的整车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的空气循环系统及乘客舱的空气循环系统。
现有技术燃料电池空气循环系统与乘客舱空气循环系统完全独立,乘客舱内空气由空调箱内鼓风机从外界吸收空气并经过空滤进入乘客舱。电堆空气循环系统通过空压机从外界吸收空气经空滤及中冷进入电堆。如果在冬季,乘客舱内有采暖需求的情况下,乘客舱空气循环系统需要额外配备暖风芯体对新进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采暖的目的。电堆空气循环系统中,空气经空压机后,空气温度升高之后经过中冷将压缩后的热量散失掉,再进入电堆。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循环组件和第二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的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的电堆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空气循环组件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出风口连通,第一空气循环组件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温,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用于对空气进行降温。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第一管路、空压机、第二管路、中冷器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通过空气过滤器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空压机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中冷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中冷器的出气口连通,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车的电堆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空气循环组件的第三端与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循环组件包括三通管路、空调和第四管路,三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三通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连通,三通管路的第三端与空调的进气口连通,第四管路的一端与空调的出气口连通,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循环组件还包括风门,风门设置在三通管路的三个管路的交汇处,风门据客舱内加热或制冷的需求调整来自三通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空气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设有多个出风口,第四管路的一端与空调的出气口连通,第四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燃料电池车的客舱内的多个出风口连通。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车用空气循环系统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燃料电池空气循环系统所产生的热量,并降低整车成本,增加零部件的公用率;提高了空滤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无需使用暖风芯体,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4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线收卷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珍珠岩加工用的防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