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体排气结构及两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0472.1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博;苏杭;李双清;柳茂斌;李连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2 | 分类号: | F02F1/22;F01N13/08;F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周志中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体 排气 结构 冲程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缸体排气结构,用于两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道结构和气缸体,所述排气道结构包括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所述气缸体包括气缸壁,所述排气道结构位于所述气缸壁下部,所述第一排气道竖直布置在所述气缸壁,所述第二排气道和所述第三排气道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排气道两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缸体排气结构的两冲程发动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能够控制气缸体内新鲜空气溢出,使得气流运动在燃烧室及活塞引导下,由三个独立排气道将缸内废气推出,受排气道结构的影响,形成高效扫气运动,从而提高热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缸体排气结构及两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已得到广泛应用,当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无法满足续航里程要求时,车载辅助供电装置为动力系统提供电能,以延长续航里程。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增程式电动车多采用两冲程发动机,相较四冲程发动机可有效解决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传统两冲程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因大多数设置单个排气道,若设置多个排气道,与此同时会增加排气门及其配气机构的数量,导致结构复杂,并且由于排气道位于气缸盖上部,导致了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出现刚充入的新鲜空气被挤泄出排气口的现象,再则受其结构限制,从而使气缸内扫气效率低,气缸内新鲜空气溢出量高,最终导致热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燃烧不充分,排放恶劣且油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形成高效扫气运动的缸体排气结构及两冲程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体排气结构,用于两冲程发动机,包括排气道结构和气缸体,所述排气道结构包括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所述气缸体包括气缸壁,所述排气道结构位于所述气缸壁下部,所述第一排气道竖直布置在所述气缸壁,所述第二排气道和所述第三排气道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排气道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气道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三排气道包括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二排气道、所述第三排气道的截面分别由所述气缸壁向外延伸并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二排气道和所述第三排气道之间设有水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道包括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道包括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道包括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的夹角分别为30°~55°,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截面分别与所述气缸体的缸心形成30°~55°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分别与所述气缸壁面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截面长度与所述气缸体的半径的比值均在0.5~0.7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侧视截面的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侧视截面的底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侧视截面的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在10°~40°之间,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侧视截面的底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在15°~4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截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截面高度,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截面高度相等且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的截面高度差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截面高度之比为0.5~0.7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截面上端呈弧形,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截面上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一排气口截面的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截面上端设有朝远离所述第一排气口截面的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与所述第二圆弧部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排气口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0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林业药剂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地垫分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