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踏板及踏板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8349.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加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06;B60N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揭阳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踏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机动车踏板套,包括底座、承力板和防滑结构,底座可拆卸设置在机动车踏板上,承力板设置在底座的顶面,防滑结构设置在承力板的顶部;该踏板套通过底座将踏板套安装在踏板上,在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脚底与防滑结构接触,大大增加了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现象,同时踩踏力通过承力板均匀传递给底座和踏板,避免底座受力不均匀,在踏板上出现滑动现象,保证踩踏力传递的平稳性,保证踏板能够有效工作,其次,踏板套采用可拆卸连接,当防滑结构出现磨损,摩擦力降低,便于更换踏板套;该踏板套结构简单适于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廉,坚固耐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动车踏板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普及成为老百姓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市面上销售的,汽车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休息踏板,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或较硬的塑料制成,其工作面比较光滑,摩檫力比较小,操作时脚底容易打滑,尤其时在雨雪天气,驾驶员鞋底打湿后驾驶汽车操作踏板时,打滑不容易控制,极易产生交通事故,有的踏板的顶部设置有摩擦结构,也是与踏板的主体一体成型,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后也失去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导致操作时出现打滑现象,导致踏板不能踩踏到位,出现交通事故。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机动车踏板,增加摩擦力,提高驾驶机动车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踏板,通过在踏板上设置可拆卸的踏板套,增加踏板的摩擦力,提高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动车踏板套,包括底座、承力板、碳纤维面板和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和底座分别位于承力板的两侧,防滑结构穿过承力板与底座连接,底座可拆卸设置在机动车踏板上,碳纤维面板固接在承力板上,并且防滑结构的顶部穿过碳纤维面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底面开口的盒状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封闭的内凹卡槽,底座通过卡槽卡接在机动车踏板上。
优选的,所述承力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防滑结构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条、防滑网或防滑凸点。
优选的,所述多个防滑条沿承力板的横向或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防滑网为网状结构;
所述防滑凸点整列布置在承力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包括防滑本体和连接部,防滑本体位于承力板的顶部,连接部位于承力板的通孔中,连接部的一端与防滑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本体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面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碳纤维面板通过安装孔安装在防滑本体上,且防滑本体穿过安装孔位于碳纤维面板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踏板,所述机动车踏板上安装有上述踏板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动车踏板套,通过底座将踏板套安装在踏板上,在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脚底与防滑结构接触,大大增加了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现象,同时踩踏力通过承力板均匀传递给底座和踏板,避免底座受力不均匀,在踏板上出现滑动现象,保证踩踏力传递的平稳性,保证踏板能够有效工作,其次,踏板套采用可拆卸连接,当防滑结构出现磨损,摩擦力降低,便于更换踏板套;该踏板套结构简单适于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廉,坚固耐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踏板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加,未经林伟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8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记忆合金恒温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两轮车制动防抱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