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减震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244.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垫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减震垫板,包括铁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第二减震垫板本体和承接槽,所述铁垫板的上表面活动固定有轨下调高垫板,且轨下调高垫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板本体,所述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表面固定有限制块,所述第一承接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压力弹簧,且压力弹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减震垫板本体。该高铁减震垫板,设置有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和压力弹簧,可以使整个装置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从而可以使高铁在运行时更加平稳,进而使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也使高铁的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减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减震垫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基础建设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局限与公交、汽车等交通工具,人们开始乘坐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由于高铁速度快、乘坐体验感好,越来越多的人将高铁作为出行的首选,而高铁的舒适性,离不开减震垫板,减震垫板可以减少高铁与铁轨之间产生的震动,从而使高铁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同时也更加安全。
而现在大多数的高铁减震垫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减震效果不佳,目前大多数的高铁减震垫板是通过一块带有长条凹痕的橡胶板制作而成,由于橡胶垫板仅依靠自身的材料性质来达到减震的效果,减震效果不佳,从而容易给乘客带来不适的体验感;
二、稳定性不佳,目前大多数的高铁减震垫板在通过组合式的减震垫板来对高铁进行减震时,由于整个减震垫板仅依靠胶水的粘性粘接在一起,在高铁的高速震动下,使相邻的减震垫板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铁减震垫板,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减震垫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在大多数的高铁减震垫板减震效果不佳且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减震垫板,包括铁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第二减震垫板本体和承接槽,所述铁垫板的上表面活动固定有轨下调高垫板,且轨下调高垫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板本体,所述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表面固定有限制块,并且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压力弹簧,且压力弹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减震垫板本体,且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承接槽,并且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纵截面外形呈“凹”字形,且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四个凸角上均开设有连接槽,并且第一减震垫板本体通过连接槽与第二减震垫板本体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制块等间距开设在连接槽的内侧表面,且相邻限制块之间形成的间隔与连接块的形状及倾角相等,并且限制块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板通过压力弹簧与第二承接板组成弹性结构,且第一承接板的面积等于第一减震垫板本体的凹陷面积,并且第二承接板与第二减震垫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倾斜方向与限制块的倾斜方向相反,且连接块等角度固定在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外表面,并且连接块等间距固定在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下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承接槽,且承接槽与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组成波浪状,并且第二减震垫板本体的凹陷下表面与第二承接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铁减震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智能驱动灭茬旋耕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机齿轮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