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0924.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刘辉;李新伟;许崇亮;秦知安;岳旭;王昭英;马瑞芳;陈彪;张琳;邓博超;于林;张同;于蕊;邓书志;尹豪;赵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飞行 担架 载人 装置 | ||
1.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包括底板(1),两个倾转调节涵道风扇(3)和四个主升力涵道风扇(2),所述四个主升力涵道风扇(2)在所述底板(1)的重心四周对称安装,所述两个倾转调节涵道风扇(3)沿飞行方向对称安装在底板(1)重心的左右两侧,在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脚轮(4),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头部固定机构(5),所述头部固定机构(5)为一对,两所述头部固定机构(5)分别位于伤员头部的两侧,且头部固定机构(5)靠近伤员头部的一侧设有缓冲层,于所述底板(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飞行控制模块(6)和信号收集模块(7),所述飞行控制模块(6)线连接信号收集模块(7),所述飞行控制模块(6)将读取的信号通过通信单元传送至后方控制中心(8),且后方控制中心(8)的控制指令、路径规划与调度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反馈至飞行控制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头部固定机构(5)分别设有若干连接件(501),两头部固定机构(5)上相对应的连接件(501)连接以构成伤员头部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靠近两边缘处沿底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锁紧机构(9),所述锁紧机构(9)连接有锁紧带(901),相对应两锁紧机构(9)上的锁紧带(901)通过十字交叉方式连接以构成伤员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1)上且位于伤员下肢放置处设有紧固孔组,所述紧固孔组包括沿底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紧固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孔组位于所述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紧固孔组两侧且沿底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凹槽(1001),位于紧固孔(10)两侧的凹槽(1001)下部通过紧固孔(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凹槽(1001)顶部的口径大于凹槽(1001)底部的口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活动安装有可开合的防护罩(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为一对,各所述防护罩(11)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底板(1)一端枢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飞行担架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内侧安装有分别与所述信号收集模块(7)线连接的摄像头(12)和音频传感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09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