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8148.6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0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34;B65G53/52;B65G53/66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流体 物料 体式 输送 混合 供给 装置 | ||
1.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包括承载机架、空气涡流管、正压风管、导流管、密封堵头、连接法兰、上料槽、换热板、高压风机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机架为横断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导流管后半部位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正压风管、导流管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正压风管嵌于导流管内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所述正压风管外表面与导流管内侧面间间距不小于5厘米,其中所述导流管前端面与密封堵头连接,后端面与连接法兰连接,所述正压风管前端面通过密封堵头位于导流管外并通过换向阀分别与空气涡流管高温出口及低温出口连通,所述正压风管后端面位于导流管内且与导流管后端面间间距为5—50厘米,所述正压风管侧壁均布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环绕正压风管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换热板若干,环绕正压风管轴线均布,所述换热板与正压风管外表面铰接,且换热板轴线与正压风管轴线呈0°—90°夹角,且换热板与导流管侧壁内表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所述导流管上设进料口,并通过进料口与上料槽连通,且进料口与导流管后端面间间距为5—50厘米,所述空气涡流管和驱动电路嵌于承载机架内,且驱动电路与高压风机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与正压风管间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换热板为矩形、等腰三角形及扇形结构的板状结构,且换热板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总面积为其所在换热板表面面积的50%—90%,且透孔孔径为1—2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以环绕正压风管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及环绕正压风管轴线呈伞裙结构分布两种分布方式中任意一种结构分布;其中当采用螺旋状结构分布时,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间距为正压风管直径的0.5—3.5倍;当采用伞裙结构分布时,每层伞裙结构中环绕正压风管均布3—5个换热板,且相邻两层伞裙结构之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压风管与导流管间通过筋板相互连接,所述筋板横断面为椭圆形、梭性及水滴形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直径为1—5毫米,其轴线与正压风管轴线呈30°—90°夹角并相交,且当出风口轴线与正压风管轴线夹角小于90°时,出风口轴线沿自导流管后端面向前端面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与承载机架间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至少两条,以导流管轴线对称分布并与导流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滑轨与承载机架间通过转台机构铰接,并与水平面呈0°—180°夹角,且转台机构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侧壁内表面上均布若干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且各流量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流体物料一体式输送混合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81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