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引导器及导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4447.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崎喆;闫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苏捷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手术 使用 套筒 引导 导向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引导器及导向组件。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具有柱形本体,在所述柱形本体的轴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细长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骨科手术中使用的针体相匹配。该手术工具可以解决由于打入针体时发生滑针而导致的重新定位困难的问题,并确保易于在期望的骨面位置打入针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引导器及导向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骨科手术采用人工进行,随着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不断普及,骨科手术的手术复杂性不断的降低,而手术精度也不断的提高。不管人工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套筒进行引导,以将克氏针置入人体。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套筒100大体为筒状,其内具有一个细长的通孔110,用于使克氏针从中穿过。在手术中,可先对套筒100进行定位,使得通孔110的位置与要打入克氏针的骨面位置对准。
在人工手术中,由医生将定位克氏针打入患者骨头中。机器人手术中,通常由机器人将前端定位克氏针的工具(例如,图1所示的套筒100)引导至规划位置,由医生完成克氏针的手动打入。然而由于骨头的接触面很滑,不论是人工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非常容易发生定位克氏针滑针的现象,造成打入的定位克氏针没有打入正确位置,而是平行于正确位置但是偏离了很小的距离,这种现象是现有机器人手术及常规人工手术操作的瓶颈,克氏针比较长,再次定位时很容易打到尾针上,因而很难完成再次的准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引导器及导向组件。
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具有柱形本体,在所述柱形本体的轴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细长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骨科手术中使用的针体相匹配。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细长通孔彼此平行设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细长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5-4mm。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细长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2mm。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细长通孔彼此分离、相切或者相交。
根据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引导器,用于连接手术机器人与套筒,该引导器包括:
第一连接端,具有预定形状,用于与所述手术机器人的机器臂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端,具有贯穿引导孔,用于与穿过其内的所述套筒紧密配合,所述贯穿引导孔垂直于轴向的剖面具有至少两个圆相交的外轮廓。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0.5-4mm。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2mm。
根据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导向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套筒以及如上所述的引导器。
由此,在套筒中设置有用于使针体穿过的至少两个细长通孔,从而当在骨面上打入针体的过程中发生滑针时,可通过调整另一空闲通孔,使其重新对准期望打入的骨面位置,以在正确位置打入另一根针体。这样,可以解决由于打入针体时发生滑针而导致的重新定位困难的问题,并确保易于在期望的骨面位置打入针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套筒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细长通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正投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4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袋机的拉链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员信息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