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6009.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清;邓龙洵;王春青;沈金康;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3/04 | 分类号: | B62K3/04;B62J45/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风阻 竞技 自行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包括后下叉叉骨,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形成有五通端,另一端部分别具有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下管,下管的上端靠近前轮边缘的一面设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与其对应的前轮区域形成安全间隙,安全间隙为非对称且渐变形的间隙,在弧形凹面区域内,下管与前轮边缘的垂直距离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上管和座管,上管与座管在连接处固定有玻璃纤维安装盒,玻璃纤维安装盒内设置有电子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竞技自行车车架风阻小,减少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体能的消耗,提高比赛成绩,玻璃纤维安装盒内置传感器,便于数据传输,接收信号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竞技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类的运动也随之快速发展,其中,自行车竞技也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和专业运动者的选择之一。对于自行车竞技来说,成败除了与竞技者的身体素质和骑行技巧有关之外,自行车本身的设计是否能有有效降低骑行阻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分秒必争的场地车竞技领域,0.1s也能决定自行车比赛的冠亚军所属,因此最大程度的减少骑行阻力成为众多厂家设计、制造竞技自行车车架不懈追求的目标。
另外,为了收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成绩,以便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培训,通常是由运动员身体上佩戴各种传感器,用于数据的测量收集,这样数据收集方式,是需要运动员佩戴在身上,佩戴时还需要保证其稳定性,而在训练时,如果发生脱落,容易影响运动员的骑行节奏,不利于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另外,佩戴的各种电子设备凸出于身体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运动员骑行的风阻,进而会影响训练效果。因此传统方式的传感器收集训练数据的方式存在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通过对后下叉叉骨和下管进行改进设计并在玻璃纤维安装盒内置隐藏式电子传感器,在达到竞技自行车低风阻设计的同时,兼容电子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包括:
上管和座管,上管与座管在连接处形成有与两者一体成型且预留有安装口的玻璃纤维安装盒,玻璃纤维安装盒内在安装口相对的两侧形成有带螺孔的连接座,玻璃纤维安装盒内设置有带电路板的电子传感器,电路板在连接处座处通过螺钉固定并将电子传感器封装在玻璃纤维安装盒内;
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
下管,倾斜安装在前轮的后方,下管的上端靠近前轮边缘的一面设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与其对应的前轮区域形成安全间隙,安全间隙为非对称且渐变形的间隙,在弧形凹面区域内,下管与前轮边缘的垂直距离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本方案中,利用纯玻璃纤维透波的特性设计内置传感器的安装盒,不影响电子传感器的对外数据传输灵敏度,并且安装盒与车架一体结构,有助于减少风阻,另外,后下叉叉骨呈向下扩张式造型配合上管与前轮非对称6mm-10mm间隙设计,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干扰,自行车抓地更好,稳定性也随之提升,同时减少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体能的消耗,从而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进一步的,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的下底面的最大距离为1-10mm。
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纵截面呈矩形且矩形的宽分别位于叉骨单元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
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的竖直间距自勾爪端至五通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弧形凹面沿逆时针方向设有凹陷起点和凹陷终点,下管在凹陷起点距离前轮的垂直距离为6mm,下管在凹陷终点距离前轮的垂直距离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6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