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3137.1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G01S11/14;G01C1/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王纯洁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duino 间隙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包括Arduino微控制器、超声波测距模块、舵机、液晶显示模块和激光定位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和激光定位模块同轴安装在舵机上,超声波测距模块、舵机、激光定位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均与Arduino微控制器连接;超声波测距模块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激光定位模块采用KY‑008激光头;超声波测距模块连接Arduino微控制器的模拟I/O口A2和模拟I/O口A3,KY‑008激光头连接Arduino微控制器的数字I/O口8。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树间隙测量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效率高,省时省力,在密度较大的林区中测量精度更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资源调查与数据采集是林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树间隙数据是林区树林密度测量的一个重要测定因素。在林业操作规程中,人工林的栽植需要满足相应的树间距要求,树间距分为株距和行距,简称为株行距。其中,株距是指同一行内相邻的两株树木之间的距离(是指定植时的距离,一般用米表示,下同),行距是指相邻的两行树之间的距离。在人工林的生产实践中,人工林造林密度和株行距对造林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适宜的造林密度必须要与合理的株行距离布局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利用立地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测量树木株行距是监测人工林林区树木生长状况控制人工林经济生产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传统的株行距测量方法人工采用皮尺、测绳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使得整个测量工作的效率非常的低,并不适合林区资源调查的实际特点。目前来说,在国内外的大部分地区,株行距的测量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并没用运用上最新的技术。但是,在自动化测距技术这一大方面来说,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些方法中,有许多测量手段适用于林业株行距的测量。
林业测绘技术自动化及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林业测绘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一大背景下,人工林的树木株行距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更面临着急迫的改进需求。结合林业测绘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为树木株行距测量设计出一套自动化的检测装置是现实所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本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在实际树间隙测量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效率高,省时省力,在密度较大的林区中测量精度更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Arduino树间隙检测装置,包括Arduino微控制器、超声波测距模块、舵机、液晶显示模块和激光定位模块,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和激光定位模块同轴安装在舵机上,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舵机和激光定位模块均与Arduino微控制器连接,所述Arduino微控制器与液晶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Arduino微控制器采用Arduino UNO R3控制器,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激光定位模块采用KY-008激光头;
所述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引脚VCC连接电源,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引脚GND连接地线,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引脚Trig连接Arduino UNO R3控制器的模拟I/O口A2,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引脚Echo连接Arduino UNO R3控制器的模拟I/O口A3,所述KY-008激光头的引脚VCC连接电源,KY-008激光头的引脚GND连接地线,KY-008激光头的引脚Signal连接Arduino UNO R3控制器的数字I/O口8,舵机连接Arduino UNO R3控制器的数字I/O口9,液晶显示模块连接Arduino UNO R3控制器的模拟I/O口A4和模拟I/O口A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3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井口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脂质体生产用挤出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