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3597.4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新;陈虎;陈家逊;陈玉峰;唐锐;杜长林;任志辉;鲍文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 | 分类号: | F16D55/226;F16D65/18;F16D121/04;F16D125/02;F16D125/66;F16D125/68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张海燕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背隙 自动 气动 刹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机构座、刹车板、驱动装置、连杆、驱动块、夹紧柱以及复位装置;刹车机构座的一侧安装刹车板,刹车机构座上设有第一滑腔,刹车机构座设有刹车板的一侧设有连通第一滑腔的第二滑腔;驱动装置安装在刹车机构座上,驱动装置通过连杆与驱动块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驱动块在第一滑腔内运动;驱动块朝向第二滑腔的一侧设有驱动面,夹紧柱置于第二滑腔内并通过复位装置与刹车机构座连接,夹紧柱设有与驱动面接触的受力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刹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制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主轴刹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机床的主轴上需要设有制动装置,以用于对主轴进行制动以满足数控机床的不同加工需求。而现有的机床主轴的制动装置一般采用碟式制动器,碟式制动器包括刹车盘、制动钳体、活塞以及摩擦块,刹车盘安装在主轴上,制动钳体上通有油管路,油管路可驱动活塞运动,活塞上安装摩擦块,在液压油的驱动下活塞上的摩擦块可与刹车盘接触,以实现对机床主轴的制动,该结构是刹车装置具有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解决了现有主轴刹车结构复杂,控制不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机构座、刹车板、驱动装置、连杆、驱动块、夹紧柱以及复位装置;
所述刹车机构座的一侧安装所述刹车板,所述刹车机构座上设有第一滑腔,所述刹车机构座设有所述刹车板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滑腔的第二滑腔;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刹车机构座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驱动块在所述第一滑腔内运动;
所述驱动块朝向所述第二滑腔的一侧设有驱动面,所述夹紧柱置于所述第二滑腔内并通过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刹车机构座连接,所述夹紧柱设有与所述驱动面接触的受力面。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座两端均设有支撑耳,所述连杆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耳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座两端还设有用于所述驱动装置两端自动对中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位置与所述转轴中心线之间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杆与驱动块连接的位置与所述转轴中心线之间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面包括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所述第一驱动面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面的坡度;
所述夹紧柱内置有第一滚柱,所述第一滚柱的柱面为所述受力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腔内与设有夹紧柱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滚柱。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增加与刹车盘接触面积的刹车盘压板,所述刹车盘压板置于所述刹车机构座和所述刹车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便于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零背隙自动对中气动刹车装置的轴视图;
图4为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为刹车机构座的结构图;
图6为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3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