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5000.X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廖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科燕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1;B08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安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力电池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盒盖,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和电池盒盖的顶部均安装有散热件,所述电池盒的内腔安装有滤芯,通过内置式的滤芯和外置式的散热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的防尘、散热和防溅水的作用,即,使得电池盒能够对装在其盒腔中的动力电池组进行防尘、散热和防溅水的保护。同时,能够在不打开电池盒盖的前提下对电池盒盒腔内的滤芯进行更换,减少了电池盒盒腔中的动力电池组与外界尘埃接触的机会,提高了对动力电池组的防尘保护,同时,避免了外部的水液直接溅入电池盒的盒体内,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构成部分,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看,电池驱动系统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5%,而动力锂电池又占据电池驱动系统约75-85%的成本构成。
其中,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通常是采用铝制电池盒来对动力电池组进行装放,利用铝的导热性能对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以免因散热不畅导致动力电池出现安全隐患(如:加剧老化,引起自燃的现象)。但是目前关于铝制电池盒的保护作用,会产生以下矛盾性的问题:
一、盒体为密封状,能够对盒内的动力电池组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动力电池组表面因积尘导致自身散热不畅的情况出现,但动力电池组散发的热量直接散发到铝制电池盒内,电池盒内的热量仅能通过盒体的热量传导作用进行散热,散热较慢,电池盒内的温度偏高,不利于动力电池组的安全使用。
二、在盒体的壳体上均匀开设散热孔,同时为了避免尘埃进入,在散热孔处加装防尘滤网,虽然加快了散热效果,并起到了防尘的作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防尘滤网上会吸附较多的灰尘,进而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散热效果变差;并且直接在盒体的壳体上开设散热孔,水液容易直接通过防尘滤网溅入电池盒内,不利于对动力电池组进行放溅水保护。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电池盒的散热、防尘以及防溅水的矛盾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盒盖,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和电池盒盖的顶部均安装有散热件,所述电池盒的内腔安装有滤芯;
所述电池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所述电池盒的底部盒腔的四角均设置有盒体阻流环,且盒体阻流环的中部开设有盒体插口,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电池盒的底壁四角均设置有脚块,所述盒体插口贯穿脚块的中部底壁,所述脚块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电池盒盖四角的顶壁均设置有顶块,所述电池盒盖四角的底壁均设置有盒盖阻流环,所述盒盖阻流环的中部开设有盒盖插口,且盒盖插口贯穿顶块的中部顶壁,所述顶块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
所述散热件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U型管的两端底壁均焊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插口。
优选的,所述顶块最外端拐角处的第三螺纹孔贯穿电池盒盖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的安插口、顶块上的第三螺纹孔和脚块上的第二螺纹孔相互平行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科燕,未经廖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5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