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8295.6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尹伊君;陈悠;袁懋;叶永盛;杨继伟;俞晓峰;韩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H01J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离子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所述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包括多极传输杆和第一离子透镜,所述第一离子透镜设置在所述多极传输杆的离子出口处;第二离子透镜设置在所述多极传输杆的外侧部,所述第二离子透镜内的离子传输方向和多极传输杆内离子传输方向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从所述第二离子透镜射出的离子从相邻二个传输杆之间的缝隙进入多极传输杆内;第一电极为柱形,设置在第一离子透镜和第二离子透镜之间,且处于所述多极传输杆的外侧部;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轴线和多极传输杆的中心轴线件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第一组电极包括至少二个电极,分别临着所述第一离子透镜和第二离子透镜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至少二个电极间的电势差相等。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准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特别涉及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高端精密分析仪器。在质谱中,常见的是通过电场(电位)来调节离子束偏转和聚焦来实现不同入射能量的离子束以合理的偏转角度飞行。
传统的单路离子光学系统,能够将发散的离子束进行引导、聚焦引入质谱,但是其离子传输路径过于单一,仅单入单出。
当前市面上没有出现多通道离子透镜,用于从不同离子源引入离子束,汇聚至共用的后端传输和质量分析器。鉴于离子光学传输系统对仪器的分析性能的重大的影响,为了增加离子传输效率、消除光子和中性粒子对仪器的影响,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离子传输方式,提供一种新型的多路离子光学系统成为必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拓展了质谱仪应用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所述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包括多极传输杆和第一离子透镜,所述第一离子透镜设置在所述多极传输杆的离子出口处;所述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离子透镜,所述第二离子透镜设置在所述多极传输杆的外侧部,所述第二离子透镜内的离子传输方向和多极传输杆内离子传输方向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从所述第二离子透镜射出的离子从相邻二个传输杆之间的缝隙进入多极传输杆内;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柱形,设置在第一离子透镜和第二离子透镜之间,且处于所述多极传输杆的外侧部;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轴线和多极传输杆的中心轴线件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
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一组电极包括至少二个电极,分别临着所述第一离子透镜和第二离子透镜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至少二个电极间的电势差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同一透镜组中实现了两个方向的离子导引至共用的第一离子透镜,拓展了质谱仪器应用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模式离子传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中工作模式的离子传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工作模式的离子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机械生产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