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9302.4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昊;范超云;陈玙;梁中坚;肖梓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昊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臂 机器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包括车体、行走机构、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监控摄像头、升降装置、液氮储存装置和喷射式液氮冷冻装置;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升降装置和液氮储存装置固定于车体上;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喷射式液氮冷冻装置包括喷嘴和液氮罐,喷嘴连接在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可相对于第二机械臂转动,液氮罐放置于液氮储存装置内;喷嘴和液氮罐通过软管连接;行走机构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上述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在执行排爆任务的时候能使爆炸装置在第一时间失效,防止出现爆炸装置突然引爆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爆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恐怖袭击事件在国内外频频发生,将危险爆炸物放置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是恐怖组织的惯常手段。这些爆炸物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现,就必须立刻排除,但是如果由人直接去处理,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代替安全人员在这些高危特殊环境下(如爆炸危险区、核辐射区、病毒扩散区等)工作的排爆机器人显得十分有必要。
然而,传统排爆机器人通常只具有单个机械手臂结构,在执行排爆任务的时候只能移除爆炸装置,无法使爆炸装置在第一时间失效,易出现爆炸装置突然引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爆炸装置在第一时间失效的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
一种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包括车体、行走机构、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监控摄像头、升降装置、液氮储存装置和喷射式液氮冷冻装置;
所述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液氮储存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上;
所述喷射式液氮冷冻装置包括喷嘴和液氮罐,所述喷嘴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机械臂转动,所述液氮罐放置于所述液氮储存装置内;所述喷嘴和所述液氮罐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左右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基座、第一节臂、第二节臂、第三节臂和手爪机构;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为双履带式行走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还包括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车体前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还包括控制处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监控摄像头、所述激光雷达、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分别和所述控制处理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
上述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在执行排爆任务的时候能使爆炸装置在第一时间失效,防止出现爆炸装置突然引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双臂排爆机器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昊,未经李明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9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运输车用防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语文教学用诗词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