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汽车油箱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9025.5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慕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杜鹏爽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汽车 油箱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汽车油箱检测装置,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识别模块、采集模块、频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防冻执行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车辆运行状态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并传输至控制模块;采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电容极板采集汽车油箱的液位信息,并传输至频率检测模块,以供频率检测模块将采集的液位信息转化为频率信息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分析运行状态和频率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分别向防冻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发出控制指令和报警指令。本申请的装置避免了汽油对装置机械结构的腐蚀,可对油箱液位提供更为精确的监控同时延长油箱检测装置的使用期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液位监测,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汽车油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车辆的安全使用也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油箱的液位信息以及油质情况,关系到整个车辆系统的安全与性能,因此,油箱的检测系统变的尤为重要。
目前主流的油箱检测主要是利用汽油的浮力或者压力来进行测量。这两种方式都是一种接触式检测方式,即检测元件需要深入到油箱里面,直接与汽油进行接触,这种方式导致机械结构被腐蚀。由于浮力与液压检测元件十分依赖机械结构,结构的稍微偏差即可带来测量结果的大幅度误差,而汽油是一种强腐蚀物质,汽油中的腐蚀性组分主要有:硫和活性硫化物(如H2S、S、RSH等)、水溶性酸碱等。活性硫化物在汽油中含量不高,但危害很大。因为活性硫化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常温下可直接腐蚀金属。所以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机械结构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生损伤,导致测量误差。由于车辆使用的频率在大量增加,小误差的积聚很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事故。
而且冬天,在气温较低的地区,油箱中汽油会发生凝结沉淀的危险,传统的油箱检测技术难以对这种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与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汽车油箱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位监测装置的机械机构容易被汽油腐蚀,以及低温条件下油箱汽油容易凝结的缺陷。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汽车油箱检测装置,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识别模块、采集模块、频率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防冻执行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车辆运行状态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并传输至与其相连的控制模块;
采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电容极板采集汽车油箱的液位信息,并传输至与其相连的频率检测模块,以供频率检测模块将采集的液位信息转化为频率信息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分析运行状态和频率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分别向防冻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发出控制指令和报警指令。
进一步地,采集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油箱的任意两相对侧面的两个电容极板,电容极板与油箱外侧壁之间粘附有绝缘层,通过两极板间电容采集液位信息;两个电容极板通过导线接入频率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频率检测模块包括正弦波发生电路和比较电路;两个电容极板作为选频电容接入正弦波发生电路,用于将采集到的电容转化为正弦波;正弦发生电路的输出作为比较电路的输入,用于将正弦波转化为频率稳定的方波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防冻执行模块包括安装于油箱内部的防冻液箱,防冻液箱出口设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继电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磁阀释放防冻液。
进一步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单元、信息提示单元和显示单元;蜂鸣器单元用于对油箱液位和凝固状态进行声音报警;信息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模块报警指令向车主手机发送信息提示;显示单元用于在行车过程中显示油箱液位。
进一步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和蓄电池供电单元;电源管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选择供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9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