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2115.X | 申请日: | 202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志;李占鹏;梅中华;司徒颖峰;杨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船舶 控制 空气 系统 冷凝 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设有空气干燥和处理装置,且可以对管道进行加热,避免冷凝水的形成,有效保护设备,降低损失。包括电气设备和连接电气设备的管路,所述的管路在设有U型弯的底部分别设有放泄口,电气设备之前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汽水分离器,电气设备吸气口和管路的进气端分别设有空气滤清器;管路包括内管,内管外表面包覆设有加热网,加热网外侧设有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中间隔设有支撑部,加热网分别通过第一线路与加热控制块电性连接,加热控制块通过第二线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电气设备之间的管路上侧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船舶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管路不能彻底消除空气部分的水分,而使这部分水分在控制空气中凝结成水滴,越来越多水滴形成冷凝水富集在管路的出口段。当操作或启动电气设备的启动控制部分时,端口处富集的水会进入设备,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会对生产造成损失或者对以后的船舶航行中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设有空气干燥和处理装置,且可以对管道进行加热,避免冷凝水的形成,有效保护设备,降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电气设备和连接电气设备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在设有U型弯的底部分别设有放泄口,所述的电气设备之前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电气设备吸气口和管路的进气端分别设有空气滤清器;
所述的管路包括内管,所述的内管外表面包覆设有加热网,所述的加热网外侧设有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中间隔设有支撑部,所述的加热网分别通过第一线路与加热控制块电性连接,所述的加热控制块通过第二线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所述的电气设备之间的管路上侧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分别伸入内管中,温度传感器外侧分别通过第三线路与温度控制模块相连接,温度控制模块通过第四线路与加热控制块相连接,温度控制模块还通过第五线路与电控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部内外两侧分别与内管和外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部的数量为四根,周向均匀分布于空隙中。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部为耐高温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部中轴向穿置有钢丝。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网通过耐高温胶与内管和外管粘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船舶控制空气系统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在设有U型弯的底部分别设有放泄口,所述的电气设备之前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电气设备吸气口和管路的进气端分别设有空气滤清器,使用时,放泄口利于管路中冷凝水的排出,汽水分离器可以将水吸附并在底部收集起来,避免进入电气设备,空气滤清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整体对电气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包括内管,所述的内管外表面包覆设有加热网,所述的加热网外侧设有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中间隔设有支撑部,所述的加热网分别通过第一线路与加热控制块电性连接,所述的加热控制块通过第二线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使用时,通过加热网可以对管路加热,使得空气温度和管路接近相同,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冷凝水的形成,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防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2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