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8603.1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刚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3/64;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啮合 行星 机构 中间 变速器 | ||
1.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中间轴机构(1)、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以及壳体(3);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入端的至少一个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首尾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出端的至少一个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首尾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包括太阳轮(21)、行星架(22)、行星齿圈(23)以及内齿圈(24);所述太阳轮(21)的输入端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入端,所述行星架(22)的末端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太阳轮(21)与所述行星齿圈(23)的内圈啮合传动,所述行星齿圈(23)的外圈与所述内齿圈(24)啮合传动,所述行星齿圈(23)的中心固定在所述行星架(22)的前端,所述行星架(22)的末端穿设在所述内齿圈(24)内且与所述壳体(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安装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入端,所述行星架(22)的末端作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出端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输入端联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安装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出端,所述阳轮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入端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输出端联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安装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两端;所述行星架(22)的末端作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出端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输入端联结形成前置安装;所述阳轮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输入端与所述双中间轴机构(1)输出端联结形成后置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24)与所述壳体(3)联结时,动力经所述太阳轮(21)和所述行星齿圈(23)后传递至所述行星架(22)输出,从而起到减速作用形成低档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24)与所述行星架(22)联结,行星机构锁死,所述太阳轮(21)与所述行星架(22)没有相对转动,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速比为1,从而形成高档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内啮合行星机构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双内啮合行星机构(2)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刚,未经张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86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双面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