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再生的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5307.0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卜钟鸣;董聪;叶阳辉;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卜钟鸣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60H3/00;B60H3/0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发动机 余热 再生 空气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再生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与进气口相连的进气总管及与出气口相连的出气总管,进气总管单向左右分岔设置成双净化分管,左右两净化分管与进气总管相连另一端相结合后与出气总管相连,左右两净化分管分别通过二位三通换向阀分别与进气总管及进气分管相连,净化装置包括有机物过滤装置,净化分管与出热装置相连,净化分管上设有出气阀,出气总管内设有用于测量有机物浓度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有机物进行过滤,且设置双有机物过滤装置可循环替换过滤且当有机物过滤装置处于饱和状态时,可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对该有机物过滤装置进行升温脱附的基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再生的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气净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再生的空气净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私家车辆的大量普及,开车出行已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有60%的出行时间在汽车内度过,车内空气质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车内人造用品和内饰材料中存在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例如甲醛、苯系物等,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释放污染物至空气中,造成车内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车外空气颗粒物(如PM2.5等)污染十分严重以及强调汽车节能,导致采取开窗通风来稀释车内污染物的手段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车内空气质量存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问题,严重威胁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了提升车内空气质量,人们研发了很多用于汽车的空气净化系统,如公开号为CN1082483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具体包括监测装置以及净化器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汽车启动监测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控制器模块;所述净化器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至少一个风机以及滤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实现通信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监测装置与净化器装置实现通信连接。所述滤芯包括HEPA过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静电吸附层、蜂窝抗菌过滤网层以及清香剂层。
公开号为CN1076506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 点烟器电源插头,所述点烟器插头插入到汽车中控台的点烟器插孔内;净化器外壳,所述净化器外壳为长条矩形,净化器外壳所述两侧为出风口;净化器外壳上盖,所述净化器外壳上盖设置有进风口;净化器过滤网,所述净化器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的上盖下;风机,所述风机为两个,两个风机水平设置在所述净化器过滤网下,所述风机电性连接于所述点烟器电源插头。所述净化器过滤网包括上层为活性炭过滤网、中层为HEPA过滤网、下层为杀菌过滤网。
综合上述专利,目前对车内有机物的过滤和净化均通过活性炭来实现,且存在由于活性炭材料吸附容量有限致使此类车载过滤装置生命周期较短,处于饱和状态后只能进行更换无法再生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活性炭过滤装置生命周期短,处于饱和状态后只能进行更换无法再生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有机物进行过滤,并设置双通道过滤装置循环替换过滤且当有机物过滤装置处于饱和状态时,可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对该有机物过滤装置进行升温脱附的基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再生的空气净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卜钟鸣,未经浙江科技学院;卜钟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5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PCB铝基板
- 下一篇:一种室内设计用测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