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6981.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5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毛博;金铭;杨林;阎娟茹;王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金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载体 锅炉 立式 炉膛 结构 | ||
1.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辐射受热面(1)、左上辐射受热面(2)、右上辐射受热面(3)、顶棚管(4)、出油口集箱(5)、燃烧器(6)和循环油泵,所述燃烧器(6)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燃烧器(6)水平并排放置,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由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和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双螺旋盘绕而成,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相对应的第一进油口接管(7)和与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相匹配的第二进油口接管(71),所述左上辐射受热面(2)包括与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对焊的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所述右上辐射受热面(3)包括与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对焊的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所述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和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均盘绕为方形,所述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和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均与顶棚管(4)对焊,所述顶棚管(4)与出油口集箱(5)连接,所述出油口集箱(5)与循环油泵输入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油泵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进油口接管(7)和第二进油口接管(7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前后两侧的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和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均水平设置,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左右两侧的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和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均水平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辐射受热面(1)前后两侧的第一受热面管子组(11)和第二受热面管子组(12)均使用圆钢进行限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辐射受热面(3)左侧的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水平切斜设置,所述右上辐射受热面(3)其余位置的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辐射受热面(2)右侧的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水平切斜设置,所述左上辐射受热面(2)其余位置的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辐射受热面(3)前后两侧的第四受热面管子组(31)和左上辐射受热面(2)前后两侧的第三受热面管子组(21)均使用圆钢进行限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载体锅炉的立式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辐射受热面(2)后上方的与顶棚管(4)之间设有第一出烟口,所述右上辐射受热面(3)后上方的与顶棚管(4)之间设有第二出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金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金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69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