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2330.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明建 |
主分类号: | F01N3/033 | 分类号: | F01N3/033;F01N3/035;F01N3/04;F01N3/037;F01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35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三元催化部件、络合部件和雾化部件;三元催化部件可拆卸连接于汽车尾气管用以还原废气;络合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除尘室、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和出气室;除尘室包括外仓和旋流件,外仓的一端连接第一工作室,外仓的另一端连接有集尘室,第一工作室内设有若干阻隔板,第二工作室内设有络合载体、支撑隔板和支撑板,络合载体可拆卸连接于支撑隔板,且第二工作室内的气体只能通过络合载体出去;雾化部件可拆卸连接于络合部件用以喷雾;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净化和减少微小颗粒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已经逐年攀升;汽油车或柴油车所采用的燃油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如:颗粒物,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现有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多为三元催化器,其通过将贵金属催化物附着在高密集的过滤筛上,来催化有害气体,使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反应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但是由于劣质燃油的使用,现有的三元催化器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汽车废气中会含有大量的废气颗粒物,堵塞三元催化器中的过滤筛,导致整个三元催化器失效;
2:三元催化器对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的催化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效率不高;
3:通过三元催化器净化的汽车尾气依旧存在大量微小颗粒物,造成PM2.5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净化和减少微小颗粒物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三元催化部件、络合部件和雾化部件;三元催化部件可拆卸连接于汽车尾气管用以还原废气;络合部件可拆卸连接于三元催化部件,络合部件包括包括依次相连的除尘室、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和出气室;除尘室包括外仓和设置于外仓内部的旋流件,外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外仓的另一端设有集尘室,集尘室与外仓贯通连接且连通处设有回折挡板,外仓靠近旋流件的顶端处设有进气口,集尘室设有放灰口,旋流件包括轴杆和旋叶,旋叶螺旋分布于轴杆且将气体输送进集尘室内,旋流件通过第一过滤板与外仓固定连接;轴杆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板;除尘室通过出气口与第一工作室贯通连接,第一工作室设有若干阻隔板;第一工作室与第二工作室贯通连接,第二工作室包括设置于第二工作室内部的支撑隔板与络合载体,支撑隔板通过支撑板与第二工作室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支撑隔板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支撑板密封连接于支撑隔板与第二工作室的外壁,支撑隔板远离第一工作室的一端封闭;络合载体可拆卸设置于支撑隔板的外侧,络合载体上设有通气孔;第二工作室与出气室贯通连接,出气室设有出气口;雾化部件可拆卸连接于络合部件用以喷雾。
进一步的,雾化部件包括:进气仓,进气仓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部的内筒,内筒固定连接于外筒内部且同轴线设置,外筒的上下端设有开口,内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喷嘴,内筒的下端设有开口;出气仓,出气仓的上下端设有开口且出气仓的上端开口处延伸进内筒的内部,出气仓的中间部与外筒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连接,出气仓的中间部靠近上端处设有第二喷嘴;第一喷嘴设置于内筒的筒壁和出气仓的上端仓壁的水平投影之间;第二喷嘴设置于外筒的筒壁和内筒的筒壁的水平投影之间;外筒的上端开口处为进气口,出气仓的下端开口处为出气口。
进一步的,第一喷嘴包括环形板和碰撞喷头,环形板内部设有通道,碰撞喷头固定连接于环形板且贯通连接于通道。
进一步的,碰撞喷头绕内筒的轴线周向分布于环形板上,碰撞喷头的数量大于等于6个。
进一步的,第一喷嘴通过管路连接水箱,水箱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层,水箱装有碱性皂化水。
进一步的,在三元催化部件和络合部件之间还设有加氧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明建,未经郭明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2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