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6711.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金晟源;宋星仪;润子玉;张士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衡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205 | 分类号: | B60S9/205;B60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向 移动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包括车体,车体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一组车轮,所述车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下方设置有底盘,且底盘通过伸缩杆与车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伸缩杆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液压缸伸长,液压缸推动底盘向下运动,从而将车体进行抬升,使其车轮离地,随后启动内部的驱动电机进行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从动齿轮盘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车体绕伸缩杆进行转动,在车体转动180°后,驱动电机停止运动,随后液压缸进行收缩运动,使得车体下降,直至其底部的底盘脱离地面,此时的车体即完成了原地转向,便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向移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轮式智能车辆、智能移动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作为实现运动的移动平台机构设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全向轮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手推车、转移输送机、货运车、行李等移动装置的结构中,现有的全向轮包括轮毂电机和从动轮,轮毂电机的外圆周处均匀开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轮毂齿,每两个轮毂齿之间装设有一从动轮 ,该从动轮的旋转轴与轮毂外圆周的切线方向平行。
现有的全向移动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全向移动平台不能进行较好的原地转向,运转需要的空间较大,并且现有的全向移动平台对于转向的系统设计较为繁杂,维修、维护均较为的麻烦,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全向移动平台不能很好的进行原地转向及普通转向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包括车体,车体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一组车轮,所述车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下方设置有底盘,且底盘通过伸缩杆与车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伸缩杆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底盘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从动齿轮盘,且从动齿轮盘通过主动齿轮盘与驱动电机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车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液压缸位于转盘的内部环形阵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和中间位置均套设有轴承套,且轴承套与车体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每组所述车轮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车轮之间通过中心轴连接,并且中心轴的内部两端均嵌设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车轮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心轴的外部套设有套管,且套管通过支撑柱与车体之间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液压缸伸长,液压缸推动底盘向下运动,从而将车体进行抬升,使其车轮离地,随后启动内部的驱动电机进行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从动齿轮盘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车体绕伸缩杆进行转动,在车体转动180°后,驱动电机停止运动,随后液压缸进行收缩运动,使得车体下降,直至其底部的底盘脱离地面,此时的车体即完成了原地转向,便捷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衡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衡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6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