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7810.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段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R1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体式 冲击 前防撞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左右内侧,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上连板和小折卡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本发明为整合连接一体式机构,取消了多处螺栓固定连接,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确保本发明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体式前防撞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属于车辆前梁结构组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前梁将汽车的左右两侧相关结构组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是汽车的底盘框架中车身方向前端的主要受力机构组件,汽车前梁是车桥和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构件,汽车前梁的内侧通常安装空调系统,外侧安装进风栏栅,底部两侧安装挡泥水护板。在汽车的前端受到撞击时,汽车前梁是重要的受力机构,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前梁是前方碰撞的主要防护结构。但是,普通的前梁结构组件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设计不合理,在进行车辆碰撞测试时,拱形前梁内侧容易断裂,还存在一些生产制造厂为了空调系统的安装方便,直接在拱形前梁正面加工安装孔,导致拱形前梁抗撞击性能大幅下降;2,前梁结构组件中的缓冲吸能盒件采用螺栓卡合固定连接的方式,缓冲吸能盒件与车辆底盘之间的连接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式,这个区域车辆在前梁发生正面碰撞时,因为剪切力的存在导致螺栓容易断裂,使缓冲吸能盒件以及连接板,不能对撞击力进行有效合理地后传,不能消除大部分撞击力的危害;3,前梁结构组件中的缓冲吸能盒件设计不合理,缓冲吸能盒件与拱形前梁整体连接区域设计不合理,使得缓冲吸能盒件变形恢复性能差,抵消撞击能力差。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采用整合连接一体式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取消了多处螺栓固定连接,确保碰撞时拱形前梁内侧只会内陷不会断裂,确保本发明整体抗碰撞性能优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包括拱形前梁、缓冲吸能盒件、内增强抗撞柱、增厚L形连接板、小折卡板和上连板,拱形前梁的内侧上下方都有弧形增厚曲面,缓冲吸能盒件底部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所述缓冲吸能盒件有两个,两个缓冲吸能盒件沿拱形前梁的中轴垂线对称,所述内增强抗撞柱为增厚圆柱形,内增强抗撞柱固定在缓冲吸能盒件内侧底部,内增强抗撞柱的底部与拱形前梁内侧连为一体,增厚L形连接板与缓冲吸能盒件的上顶部焊接连为一体,所述小折卡板和上连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拱形前梁的上下侧面外侧。
优选地,所述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外侧与拱形前梁外侧边连接处有外包合增强焊接扣板,焊接扣板将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外侧与拱形前梁侧面沿边连为一体,所述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内侧有两个弧形缓冲槽,缓冲吸能盒件中间区域外侧有一个弧形缓冲槽。
优选地,所述拱形前梁的左右内侧焊接固定缓冲吸能盒件底部处有通孔,内增强抗撞柱一端穿装在此通孔处,内增强抗撞柱外侧与通孔周围焊接连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增厚L形连接板的上端面有外扣增强翻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7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门式起重机械防脱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构造柱施工用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