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车身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3571.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滕宏鹏;孙金虎;黄帆;祝兴;黄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0 | 代理人: | 杨威炜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车身 夹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车身夹紧装置,包括把手、连接块、夹头块、底座;所述夹头块通过销钉分别与底座和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把手的开口端夹套在连接块、夹头块、底座的外侧,并通过国标件螺栓分别与连接块和底座连接固定,所述把手带动连接块在夹头块的上端面转动而锁紧或松开夹头块。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良好的夹紧力和精准的定位性,操作性高,组装拆卸便捷,重复利用率高,保证了工人焊枪操作和焊接质量;而且小巧实用,占用空间小,能适用于狭窄的空间使用,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动车身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的制造过程中,常涉及各分总成的组装,各个分总成在组装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而夹紧工装就是各分总成稳定状态的有效保证。汽车大多数钣金件都是由几个不同方向上的型面组成,而在设计夹紧工装时必须保证各个方向上的型面都能可靠固定,这样才能保证焊接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传统定位夹紧方式重复精度低,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维修拆卸不方便,而且也影响工人焊枪操作和焊接质量。为解决现代汽车车身手工线生产中,零件间的手夹钳的夹紧力不足,定位不准等通病,实现该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车身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良好的夹紧力和精准的定位性,操作性高,组装拆卸便捷,重复利用率高,保证了工人焊枪操作和焊接质量;而且小巧实用,占用空间小,能适用于狭窄的空间使用,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手动车身夹紧装置,包括把手(1)、连接块(2)、夹头块(3)、底座(4);所述夹头块(3)通过销钉(5)分别与底座(4)和连接块(2)活动连接;所述把手(1)的开口端(11)夹套在连接块(2)、夹头块(3)、底座(4)的外侧,并通过国标件螺栓(6)分别与连接块(2)和底座(4)连接固定,所述把手(1)带动连接块(2)在夹头块(3)的上端面转动而锁紧或松开夹头块(3)。使得夹头块具有良好的夹紧力,保证了工人焊枪操作和焊接质量。
优选的,所述底座(4)的顶端设有限制连接块(2)转动的凸起(42),所述凸起(42)的顶端面开设有卡装夹头块(3)的U形安装槽(41)。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2)的一侧设有开槽(21),另一对称侧设有抵挡夹头块(3)的固定板(22)。即把手(1)带着连接块(2)转动时,连接块(2)的一侧最大可转动到被凸起(42)阻挡,另一侧最大转动到固定板(22)的底端被夹头块(3)抵挡住,如此使得连接块(2)具有自锁功能,不会转动过大,对车身的其他零件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2)的转动角度为45°-135°。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2)的下端设有夹套在夹头块(3)两侧的安装耳(23),上端设有与把手(1)安装的把手安装过孔(25),所述安装耳(23)上设有与夹头块(3)安装的夹头块过孔(24)。所述把手(1)带动连接块(2)以夹头块过孔(24)为轴心绕夹头块(3)转动。
优选的,所述把手(1)的一侧为手柄(12),另一侧的开口端(11)为U形结构,所述开口端(11)上设有分别与连接块(2)和底座(4)安装的连接块过孔(13)和底座过孔(14)。把手(1)以底座过孔(14)为轴心带连接块(2)转动。
优选的,所述夹头块(3)卡装在U形安装槽(41)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分别与底座(4)和连接块(2)安装的底座安装过孔(31)和连接块安装过孔(32),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一预留销孔(33)和第一预留螺丝孔(34)。所述第一预留销孔(33)和第一预留螺丝孔(34)用于固定连接车身的其他分总成的零部件,如通过连接其他连接块连接多个压头,使得力学性能更好,且压头与夹紧装置的夹头块通过销钉连接,再通过调整垫片精确定位,相较以往的压头与夹紧装置焊接在一起的情况,此压头与夹紧装置是销钉连接,可以拆卸,方便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3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