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8747.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宝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张晓琳 |
地址: | 26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包括主体、反应系统、沉淀系统、微砂回收系统和加药系统,所述主体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反应系统和沉淀系统,在主体的前后两侧各安装有与反应系统相连的微砂回收系统和加药系统,在微砂回收系统外侧连接有污泥储池。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占地、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形势日趋严峻,集中体现在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两个层面。水环境治理、废水处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沉淀工艺具有针对TP、COD及SS等污染物指标处理效果好、负荷高、节省占地、运行操作简便等方面的优势,在污废水处理工程领域,特别是前处理阶段应用广泛。沉淀工艺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污泥上浮,相对占地仍然较大,设备故障率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等,影响了该工艺优势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砂高密度沉淀器,包括主体、反应系统、沉淀系统、微砂回收系统和加药系统,所述主体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反应系统和沉淀系统,在主体的前后两侧各安装有与反应系统相连的微砂回收系统和加药系统,在微砂回收系统外侧连接有污泥储池;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系统包括混合池、强化混凝池、微砂加载池和絮凝池,所述混合池、强化混凝池和微砂加载池在反应系统内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在混合池、强化混凝池和微砂加载池右侧设有絮凝池,在混合池的外侧壁顶部位置安装有进水口,所述微砂加载池和絮凝池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多组反应系统排污口;
所述沉淀系统包括沉淀池、斜管填料、溢流堰和出水口以及集泥斗,所述沉淀池的左端与絮凝池相接,在沉淀池靠近顶部位置安装有溢流堰,所述斜管填料安装在沉淀池中间位置,在斜管填料下方位于沉淀池底部安装有集泥斗,在集泥斗的底部外侧设有多组沉淀系统排污口,所述出水口安装在沉淀池外侧壁顶部位置,在斜管填料与集泥斗之间安装有布水管;
上述多组沉淀系统排污口外部连接安装有主排污管道,所述主排污管道外端接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左端通过污泥运输管道与微砂回收系统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池、强化混凝池和微砂加载池以及絮凝池之间的隔板的上下位置各设有过水孔,通过上述过水孔保持污水呈现上下翻折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池、强化混凝池和微砂加载池以及絮凝池的池壁中部和上部各安装有一组共计八组网格栅板。
作为优选,所述微砂回收系统包括重力旋流微砂回收装置、微砂回收管道和污泥排放管道,所述重力旋流微砂回收装置通过微砂回收管道与微砂加载池相接,所述污泥排放管道通过反应系统排污口将微砂加载池和絮凝池与污泥运输管道连接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系统包括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与混合池连接,所述PAM加药装置与絮凝池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系统、沉淀系统以及微砂回收系统中产生的污泥最终均进入污泥储池中。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实用新型,将SS、TP等污染物强化去除,处理效果好,且出水水质稳定;
(2)本实用新型能大大提高药剂使用率、减少药剂投加量,节省运行成本;
(3)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备等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及设备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占地、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宝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城市宝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8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承压紧凑式带盘管的热水器水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心砖生产的原料陈化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