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张紧装置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4441.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云;李检;唐川东;王成华;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18 | 分类号: | B66B2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15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人行道 装置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张紧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板、圆侧板、回转壁、上部主轨压轨和下部返回主轨;在回转导轨的上部、下辅轮接轨压轨与下辅轮压轨相连的一端、下辅轮导轨接轨与下辅轮导轨相连的一端、下辅轮返回接轨与下辅轮返回导轨相连的一端均成型有第一连接部,在上主轮导轨、下辅轮压轨、下辅轮导轨和下辅轮返回导轨上对应第一连接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贴合并滑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背离的一侧分别与相连的两导轨的两侧平齐。本实用新型使得各个导轨对接处都保持平整,当梯级在经过这些导轨对接位置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张紧装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张紧装置通常包括圆弧板和支撑板,圆弧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圆弧板可以沿着支撑板所在平面反方向滑动,从而达到张紧作用。圆侧板与支撑板上设有多条导轨,这些导轨的对接结构基本都是通过在导轨底部焊接一个角形件来保证对接导轨之间的平面度。然而这个角形件只能约束两条导轨下部的平面度,却不能约束两条导轨的上部位移,这就使得导轨上部的对接位置不平,极为容易产生台阶。虽然台阶的坡度不大,但是导轨是刚性的,梯级轮子硬度很大,这就使得每当梯级轮子经过对接位置时都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乘客乘坐扶梯或人行道的舒适度,同时,这也形成了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乘客的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张紧装置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约束两条导轨上部对接处平面度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张紧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板、圆侧板、回转壁、上部主轨压轨和下部返回主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通过连接件与上部主轨压轨固定连接,下侧通过连接件与下部返回主轨固定连接,所述圆侧板位于支撑板的一端,且其并与支撑板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回转壁安装于圆侧板上,其具有同圆心且呈圆弧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在支撑板上侧设有上主轮导轨,在上主轮导轨下方设有下辅轮压轨,下辅轮压轨下方设有下辅轮导轨。在支撑板下侧设有下主轮返回压轨,在下主轮返回压轨上方设有下辅轮返回导轨。在圆侧板上对应设有回转导轨、下辅轮接轨压轨、下辅轮导轨接轨、下辅轮返回压轨和下辅轮返回接轨。回转导轨的上部与上主轮导轨相连。下辅轮接轨压轨的一端与下辅轮压轨相连,另一端与回转壁外侧壁的上部相连。回转壁外侧壁的下部与下辅轮返回接轨的一端相连,下辅轮返回接轨的另一端与下辅轮返回导轨相连。下辅轮导轨接轨的一端与下辅轮导轨相连,另一端与回转壁内侧壁的上部相连,回转壁内侧壁的下部与下辅轮返回压轨相连。
在所述回转导轨的上部、下辅轮接轨压轨与下辅轮压轨相连的一端、下辅轮导轨接轨与下辅轮导轨相连的一端、下辅轮返回接轨与下辅轮返回导轨相连的一端均成型有第一连接部,在上主轮导轨、下辅轮压轨、下辅轮导轨和下辅轮返回导轨上对应第一连接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贴合并滑动配合相连,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背离的一侧分别与相连的两导轨的两侧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4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防酒驾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煤矿顺槽用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