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7613.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浩;杨斌;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7;F16H57/04;F16H5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陈现新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器的壳体,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后盖以及前盖,后盖内侧的上端设置有集气槽,集气槽的外侧开设有联通集气槽的排气口一,且排气口一处间隔开设有若干隔断槽一,排气口一外侧设置有能够将隔断槽一遮盖的盖板,盖板朝向隔断槽一的端面设置有隔断槽二,隔断槽二与隔断槽一一一对应开设,且盖板上开设有与若干隔断槽二相联通的连接槽,远离排气口一的隔断槽二的槽底开设有排气口二,排气口二通过连接槽与排气口一相联通。由于隔断槽一并不联通且数目较多,外部杂质需要经过多个隔断槽一才能从排气口一进入壳体内部,增加了外部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困难,实现外部杂质不易进入壳体内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速器的壳体。
背景技术
减速箱又被称为减速器或减速机,减速器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齿轮组。在齿轮组的工作过程中,为防止齿轮组异常磨损,通常将齿轮组密封在壳体内;同时为齿轮组添加润滑油,以降低齿轮组之间产生的摩擦。减速器长时间使用后,壳体内部的温度升高,且无有效的降温措施,导致壳体内的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产生润滑油蒸汽,润滑油蒸汽积存过多易在壳体内发生燃爆。因此,大部分减速器会在壳体外侧设置通气阀,以排出壳体内的润滑油蒸汽。
目前,一般减速器上的通气阀在运行时都是处于常开状态下,少量的通气阀产品在不通气时也做了一些密封,但密封效果有限,导致壳体外部的杂质易进入壳体内,从而影响齿轮组的正常工作,进而降低了减速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的壳体,其具有外部杂质不易进入壳体内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速器的壳体,包括后盖以及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相配合形成减速器的内腔,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后盖上端的内侧设置有集气槽,所述集气槽的外侧开设有联通所述集气槽的排气口一,且所述排气口一处间隔开设有若干隔断槽一,所述排气口一外侧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隔断槽一遮盖的盖板,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隔断槽一的端面设置有隔断槽二,所述隔断槽二与所述隔断槽一一一对应开设,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若干所述隔断槽二相联通的连接槽,远离所述排气口一的所述隔断槽二的槽底开设有排气口二,所述排气口二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排气口一相联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的润滑油在长时间使用后,润滑油的温度升高并产生润滑油蒸汽,润滑油蒸汽向上汇集在集气槽内,再通过排气口一进入与排气口一联通的隔断槽一内,隔断槽一内的润滑油蒸汽进入隔断槽二后,通过连接槽从排气口二排出壳体,实现润滑油蒸汽的排出,在润滑油蒸汽排出的过程中,杂质不易进入壳体内;
壳体内温度下降后,外部杂质能够从排气口二进入与排气口二相连通的隔断槽一以及隔断槽二内,由于隔断槽一并不联通,隔断槽一中的外部杂质需要经过位置相对较高的连接槽方能进入相邻隔断槽一中,同时,隔断槽一的数目较多,外部杂质需要经过多个隔断槽一才能从排气口一进入壳体内部,大大增加了外部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困难,实现外部杂质不易进入壳体内的目的。
优选的,与所述排气口一相邻的所述隔断槽一侧壁开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与所述排气口一联通,且所述回油槽与所述连接槽相联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蒸汽从排气口一进入与排气口一联通的隔断槽一内,润滑油蒸汽在靠近排气口一的隔断槽一以及隔断槽二内汇集,汇集后的润滑油蒸汽在该隔断槽一以及隔断槽二的内壁产生小部分沉降,从而形成液态的润滑油,液态的润滑油经回油槽反流至壳体内,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剩余气态的润滑油蒸汽则经连接槽进入下一隔断槽一内,最终排出排气口二。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设置有若干,且若干所述连接槽联通两相邻所述隔断槽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槽开设于盖板上,且每个连接槽将两相邻的隔断槽二联通,提高连接槽高度的同时,增加了外部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7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 下一篇:一种可保温的包装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