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6430.5 | 申请日: | 202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裘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振裘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公路 桥梁 抗震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抗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内活动安装有底板,且顶板内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管,所述顶板内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块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且第一活动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撞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板受到的压力带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固定块通过与第一活动块之间距离的减小,使得连接杆发生相对旋转,使得设备减震时更加稳定,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加强设备的减震效果,并通过防撞环与底板之间的固定连接,避免顶板与底板之间发成碰撞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时连接桥梁结构连接的重要部件,为桥梁的建造和实用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桥梁受力过大造成坍塌。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902544U)公开了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不方便设备的减震处理,降低设备使用的灵活性;2、不方便设备的固定,使得设备在减震过程中晃动幅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不方便设备的固定,使得设备在减震过程中晃动幅度较大,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内活动安装有底板,且顶板内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管,且固定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且固定管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且固定管的底部与底板内侧的上端面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顶板内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固定管内,且固定块的下端面铰接有三个连接杆,且三个连接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且第一活动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且缓冲块插接在第一弹簧的内侧,所述缓冲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动块,且第二活动块与底板的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撞环,且防撞环与顶板的内壁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等间距分布在顶板的底部,且固定管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为焊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等角度分布在固定块的下端,且固定块的直径小于第一活动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的直径大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径,且第一活动块与缓冲块之间同轴旋转设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二固定环之间构成贯穿的相对伸缩结构,且缓冲块与第二弹簧之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块与底板之间构成卡和的相对旋转结构,且第二活动块与第二弹簧之间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板受到的压力带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固定块通过与第一活动块之间距离的减小,使得三个连接杆发生相对旋转,使得设备减震时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加强设备的减震效果,并通过防撞环与底板上端之间的固定连接,避免顶板与底板之间发成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顶板和固定管的连接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连接杆和第一活动块的连接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振裘,未经姜振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6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远程视频监控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蚯蚓粪有机肥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