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铁站改的装配式小线间距物理隔离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6324.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贾炳义;伍莲桥;武鹏;陈志远;段启楠;卫海津;孙鹏飞;孙蒙蒙;杨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6/00 | 分类号: | E01B2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铁站改 装配式 间距 物理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铁站改的装配式小线间距物理隔离,包括有钢轨连接加固底板、立柱底板、钢立柱、钢轨扣板组件和斜拉钢丝绳,行车钢轨为两道,钢轨连接加固底板部分伸入到其中一道行车钢轨的下方且通过钢轨扣板组件将其中一道行车钢轨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固定连接,焊接于钢立柱底端的立柱底板设置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的上端面上且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固定连接,钢立柱位于其中一道行车钢轨的外侧,斜拉钢丝绳的顶端固定于钢立柱上,斜拉钢丝绳的底端固定于另一道行车钢轨上。本实用新型在固定线间距物理隔离基础上加以创新,满足小线间距条件下铁路行车限界的要求,克服了现有物理隔离在空间上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铁站改的装配式小线间距物理隔离。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网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设置线间物理隔离防护,使营业线施工转化为邻近营业线施工,尽可能缩短改造时间,从而减小对行车运输的影响与风险。目前,传统的线间物理隔离是由混凝土基础(预埋地脚螺栓)、立柱法兰盘、圆钢立柱、浸塑金属网和斜支撑组成,立柱法兰盘与基础法兰连接,这种物理隔离仅能用于线间距相对固定的两线间,位置固定不能移动,且混凝土基础在天窗点内施工,工序繁琐,导致成本高、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改的装配式小线间距物理隔离,在固定线间距物理隔离基础上加以创新,满足小线间距条件下铁路行车限界的要求,克服了现有物理隔离在空间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高铁站改的装配式小线间距物理隔离,包括有钢轨连接加固底板、立柱底板、钢立柱、钢轨扣板组件和斜拉钢丝绳,一条行车钢轨包括有两道钢轨,所述的钢轨连接加固底板部分伸入到其中一道钢轨的下方且通过钢轨扣板组件将其中一道钢轨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立柱底板焊接于钢立柱的底端,立柱底板设置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的上端面上且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立柱位于其中一道钢轨的外侧,所述的斜拉钢丝绳的顶端固定于钢立柱上,斜拉钢丝绳的底端固定于另一道钢轨上。
所述的钢轨连接加固底板为矩形冲压铁板,所述的钢轨连接加固底板与立柱底板通过立柱加固螺栓铆接。
所述的钢轨扣板组件包括有两个钢轨扣板和扣板加固螺栓,所述的两个钢轨扣板分别搭设于其中一道钢轨轨腰两侧的轨底上,两个钢轨扣板的底端支撑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的上端面上,两个钢轨扣板分别通过对应的扣板加固螺栓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铆接固定。
所述的立柱底板为矩形板结构,立柱底板通过四个立柱加固螺栓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连接,且四个立柱加固螺栓分别邻近于立柱底板的四个拐角处。
所述的两个钢轨扣板均通过两个扣板加固螺栓与钢轨连接加固底板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轨连接加固底板代替原有物理隔离中的混凝土基础,钢轨连接加固底板与其中一道钢轨轨底通过钢轨扣板组件铆接,增大了本实用新型与行车线路的安全限界,实现将营业线施工最大限度转换为邻近营业线施工;本实用新型的钢轨连接加固底板与立柱底板、钢轨均为铆接结构,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柱位于其中一道钢轨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6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温湿度的衣内腰环
- 下一篇:一种低温性能好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