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7873.4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徐明发;刘习生;韩梅;赵文君;王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5/00 | 分类号: | B61C5/00;B61C9/12;B61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道 运输 新型 动力 牵引 车头 | ||
1.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车架采用钢板、工字钢、槽钢焊接形成凸型箱体,内藏布置主要的传动结构,两侧分别配置控制台和液压系统、气压系统,车架的后半部分作为承载平台,车架前后两端底部安装引导轮,承载平台下方安装有动力输出的驱动桥,车架前、后端焊接有牵引结构;
传动结构,内置在动力牵引车头中心位置,发动机的输出动力依次经过液压离合、变速器、万向节传递给驱动桥,驱动桥作为动力输出部件,布置在承载平台正下方,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递输出转速和输出扭矩,驱动桥的左右半轴、制动、轮毂、橡胶轮呈对称布置,整车制动时依靠安装在驱动桥壳上的气动刹车进行制动;
承载平台,承载平台采用钢板、工字钢焊接而成,中间位置焊接的下心盘、中间销,承载平台两端在工字钢梁上焊接下旁承,承载平台和驱动桥通过焊接的卡板和U型卡相互固定,在卡板两侧布置的弹簧悬挂进行减振;
引导轮,引导轮作为动力牵引车头在地铁正线轨道上行走轮对,分为前导轮和后导轮,前导轮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前端底部,后导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承载平台端部下方,其中车架前、后端的牵引结构主要由钢板和插销组成,采用低位拖挂,便于拖运其他板车运载的物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盖板、钢架、联接梁、主梁和卡板组成,主梁由两根工字钢纵向对称布置,中间由工字钢、槽钢作为联接梁焊接连接,车架前半部分由角钢焊接形成钢架,在钢架上焊接盖板,钢架与盖板内部形成箱型空腔结构,内藏布置传动结构,两侧钢板焊接的盖板平台上分别配置控制台、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车架后半部分由槽钢、钢板和工字钢形成“目”字型结构,用于焊接安装承载平台,卡板焊接在工字钢主梁两侧,用于驱动桥限位连接,车架前后两端焊接有牵引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布置在承载平台正下方,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桥壳、半轴、制动刹车、轮毂和橡胶轮,传动结构的输入动力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递转速和输出扭矩,所述驱动桥的左右半轴、制动刹车、轮毂和橡胶轮呈对称布置,驱动桥壳上设有气动刹车用于减速制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焊接在车架后半部分的工字钢主梁上,主要由底板、下心盘、中心销、弹簧悬挂和下旁承组成,底板中间位置通过焊接的下心盘和中间销与运载平板进行挂接,在承载平台上增加配重块以加大橡胶轮与钢轨的摩擦力,承载平台两端在工字钢上焊接下旁承,承载平台和驱动桥通过焊接的卡板和U型卡相互固定,在卡板两侧布置的弹簧悬挂进行减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分为前导轮和后导轮,由固定座、连接梁、支撑肋、轮轴和钢轮组成,固定座由矩形钢管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的工字钢主梁上,连接梁和支撑肋由T型钢组成,固定座、连接梁、支撑肋和轮轴焊接成一体,共同作为动力牵引车头的轨行引导轮组,前导轮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前端底部,后导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承载平台端部下方,通过调整后导轮和车架之间的垫块来增大橡胶轮与钢轨之间接触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由上板、插销、下板和支板组成,上板、下板与支板焊接在车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正线轨道运输新型动力牵引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集成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控制开关,由仪表盘、启动钥匙孔、指示灯、备用控制手柄、离合踏板、手动挡、手刹和座椅组成,控制台布置在车架左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78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鼓包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人的LED灯板底壳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