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0962.4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垚;饶聘;熊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0 | 分类号: | B60G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丽霖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包括盖板、后纵梁、螺母安装板和螺纹管;盖板的边沿与后纵梁的边沿连接组合形成第一腔体;螺母安装板位于第一腔体内,螺母安装板的一边与后纵梁连接;螺母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开孔,后纵梁上设有第二开孔;螺纹管的分别与螺母安装板和后纵梁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后纵梁与盖板之间增加螺母安装板,将螺纹管的一端与螺母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后纵梁连接,通过两点对螺纹管进行固定,冲击力作用在后悬架上时,局部应力会分散,有利于提高局部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降低了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开裂和车身局部异响的概率,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后悬架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车身上,因此后悬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车辆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路况有时比较崎岖,路面凹凸不平带来的冲击力大部分被弹簧吸收,但是仍有一部分冲击力会作用在后悬架安装结构上。
如图1所示,现有的后悬架安装结构中,螺纹管4一端与后纵梁2连接,另一端是悬空的,后悬架通过螺纹管4连接,冲击力作用在后悬架安装结构上时,局部应力集中,直接作用在后纵梁2与螺纹管4的连接处,时间一长有可能导致后悬架安装结构开裂、车身局部异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后悬架安装结构螺纹管的一端与后纵梁连接,另一端是悬空的,导致车辆使用时间久后会出现后悬架安装结构开裂或者车身局部异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包括盖板、后纵梁、螺母安装板和螺纹管;所述盖板的边沿与所述后纵梁的边沿连接组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螺母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螺母安装板的一边与所述后纵梁连接;所述螺母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后纵梁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螺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后与所述螺母安装板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开孔后与所述后纵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安装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组合形成一个U型;所述第一板上设有背向第二板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设有相背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螺母安装板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所述后纵梁焊接,形成第二腔体。盖板与后纵梁焊接形成一个大的第一腔体结构,螺母安装板与后纵梁焊接后形成一个较小的第二腔体结构,第一腔体和第二钱柜相辅相成,第一腔体可以增强陈真纵梁强度和扭转刚度,为后悬架的整体受力传递奠定基础,第二腔体用于加强螺纹管局部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减少安装点局部疲劳开裂的概率等问题,从而提成局部性能目标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的一侧均设有相背延伸的第三翻边。螺母安装板通过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与后纵梁焊接,这样使得其二腔体的结构更稳固,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就更不容易开裂。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上均设有减重孔。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上设置减重孔,在不影响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减轻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沉台。在第一板上设计一个沉台可以提高第一板局部的刚度和强度。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在焊接螺母安装板时,将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对准,将螺母安装板的第一开孔与后纵梁上的第二开孔对准,这样就可以对螺母安装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了。
优选的,所述汽车后悬架安装结构还包括L型的后安装板,所述后安装板的两面均与所述后纵梁焊接,所述后安装板的水平段上设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开孔的轴线重合。由于后纵梁只有一层,因此增加一块L型的后安装板,将后安装板与后纵梁焊接,相当于增加了后纵梁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0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计量检定用便捷式托盘
- 下一篇:一种干式厌氧反应器的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