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及其上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461.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尹浩然;王林;孙佳滨;张海;张松;邱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舱 翻转 及其 限位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及其上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属于发动机舱翻转的辅助结构技术领域,上述的限位结构设置两组,两组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扭杆的两端,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垂直扭杆设置,第一限位板用于防止扭杆相对车架扭转;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平行扭杆设置,第二限位板用于防止扭杆弯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优点,利用本结构能够在扭杆的两个方向上进行限位,共同实现防弯、防扭两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舱翻转的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及其上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检修发动机等部件,提高操作维修的简便性,对于目前的重型卡车以及工程车辆来说往往对发动机舱进行翻转,翻转时,扭杆会长期承受很大的扭矩,在翻转或回位的过程中,扭杆承受较大的弯矩,其中,扭杆的弯矩、扭矩的产生源就是扭杆的两个与车架连接的端部;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小扭杆所受到的扭矩和弯矩,一般是在扭杆的端部加两个方向的筋,这种通过加筋的方式防扭防弯的效果差,而且,筋与车架和扭杆的接触面积小,在翻转或回位的过程中,接触应力较大,易造成应力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舱的扭杆两端采用筋限位造成的防扭、防弯效果差的问题,同时采用加筋限位的方式接触面积小,导致接触应力增大、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故而,设计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及其上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其具体为:
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两组,两组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扭杆的两端,各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垂直扭杆设置,第一限位板用于防止扭杆相对车架扭转;
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平行扭杆设置,第二限位板用于防止扭杆弯曲。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呈L型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垂直扭杆设置,且第三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呈U型连接。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第四限位板,第四限位板平行扭杆设置,且第四限位板还与第二限位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呈四边形连接。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发动机舱翻转扭杆,包括发动机舱翻转扭杆的防弯、防扭限位结构,还包括:
设置于扭杆上的两个铰接板,两个铰接板分别靠近两个限位结构设置。
优选的,两个铰接板为L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优点,利用本结构能够在扭杆的两个方向上进行限位,共同实现防弯、防扭两种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与车架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降低接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多个限位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加强限位结构的抗变形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的食品罐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