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燃料电池车辆双动力分配单元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3146.1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喻炜峰;郝义国;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40 | 分类号: | B60L58/40;B60L50/4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孙丽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车辆 动力 分配 单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车辆双动力分配单元动力系统,包括:动力分配单元、氢燃料电池DCDC转换模块、氢燃料电池堆、氢燃料电池供给系统、氢燃料电池管理单元、超级电容DCDC转换模块、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管理单元、电机控制单元、电动机、整车控制单元、车身控制模块、热管理模块、CAN总线和高压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满足搭载全功率式系统、增程式系统、混合式系统的平台化要求,确保有效能源分配管理,简化了氢燃料电池反应堆的控制子系统和动力直接支持系统,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功率特性要求,通过双动力分配单元的间接式连接,对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的容忍度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车辆双动力分配单元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提倡新能源汽车,意在改善能源结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电动化能够减少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显然很好地满足了上述两点。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说,纯电动汽车之所以还不能得到大规模认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使用局限性太大,在续航里程和充电频次、充电时间上都不合消费者的心意。与纯电车型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能做到使用过程无污染,且不会影响到现有的电网系统。而氢燃料电池车的加氢流程与燃油车加油相似,仅需3-5分钟即可完成,续航里程也可以接近并超过燃油车,更加符合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和习惯。另外氢气来源广泛,目前工业伴生氢、化石燃料制氢都能够以较低成本的获取氢气,同时生物制氢、光催化剂制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或许能够做到无污染制备氢气。
然而,从燃料电池的发电核心——电堆分析,电堆的主进气歧管流道、分配流道、反应流道等等,还没有条件做到多工况可变,只能通过空压机和比例阀来相应调整气体输入量来控制功率,但同时也对冷却系统也提出了应变要求,所以当前技术条件下,氢燃料电池动力堆还无法像燃油机一样快速精密地完成输出控制,不能满足频繁的输出功率变化。因此,当前氢燃料电池车辆均需要搭配动力电池使用。就匹配方式来说,存在氢燃料电池为主、动力电池为辅(全功率式系统),或氢燃料电池为辅、动力电池为主(增程式系统),或二者相当(混合式系统)。此三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甚至因为氢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动力电池的能效管控效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技术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氢燃料电池车辆双动力分配单元动力系统,可以适用氢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不同搭配模式,提高整车能源使用效率,使得车辆总体布置、能源模型的逻辑构建可以更加灵活。
该氢燃料电池车辆双动力分配单元动力系统,包括:动力分配单元、氢燃料电池DCDC转换模块、氢燃料电池堆、氢燃料电池供给系统、氢燃料电池管理单元、超级电容DCDC转换模块、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管理单元、电机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单元、车身控制模块、热管理模块、CAN总线和高压线;
氢燃料电池堆和动力电池组,分别通过高压线接入两个动力分配单元,两个动力分配单元通过高压线相互连通,实现能源的分配及传递;
氢燃料电池堆通过氢燃料电池DCDC转换模块,和氢燃料电池供给系统一同与一动力分配单元电性连接,超级电容通过超级电容DCDC转换模块,和动力电池组一同与另一动力分配单元电性连接;
氢燃料电池管理单元,通过CAN线,用来对氢燃料电池堆、氢燃料电池DCDC转换模块和氢燃料电池供给系统能源的进行控制管理;
动力电池组管理单元,通过CAN线,用来对超级电容和动力电池组之间进行动力调配;
整车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用来对氢燃料电池管理单元、动力电池组管理单元、电动机管理单元、动力分配单元、超级电容、热管理模块和车身控制模块的能源需求进行控制与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分配单元还用于对动力能源的负荷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3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