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移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6083.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杰;叶岷;王猛;史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刘玉玲;梁军丽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移液系统,包括细胞培养箱、配液移液操作装置、枪头自动整理装置,其中细胞培养箱内设置呈中空的圆柱型的上下多层圆环形平台构件;回转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中空位置,通过上下移动以及在水平面内旋转取送细胞培养板;枪头自动整理装置包括滚筒部分以及阵列成型部分,其中滚筒部分通过振动以及空间位阻将无序的枪头整理成一行状;所述阵列成型部分将一行状的枪头整理为阵列状,所述配液移液操作装置利用所述枪头阵列,为从细胞培养箱传送过来的细胞培养板进行吸液操作或者添液操作。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细胞接种、培养液更换、调控因子或先导化合物的添加、细胞培养板的自动存储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的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细胞水平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需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调控因子或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对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进行检测。上述研究均涉及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向培养的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小分子化合物、以及检测添加的化合物对细胞的影响等环节。在当前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内外的实验室主要借助于小型的设备,如移液器、电泳仪、离心机、PCR仪等完成上述环节。这些设备为很多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多数设备只能算作工具或半自动设备,其操作通常需要研究人员全程参与,并且只能完成一个完整实验流程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在实验的人员成本、实验效率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容易由于研究人员间实验方法和技术稳定性等因素而导致误差或错误。尤其在新药研发方面,绝大多数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无法承受重复的细胞培养与化合物筛选工作所带来的人力投入压力,从而导致极少实验室涉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相关的研究工作。
如何使得研究流程更加标准化、自动化,不仅是关系到研究成本和效率的主要问题,也是推进生命健康相关研究与产品研发快速发现的一个关键因素。
制药公司等药企层面的先导化合物筛选虽然很多依赖于机械操作,但采用的仪器或针对细胞的自动化培养,或针对培养后的细胞进行检测,尚无设备可以实现全自动地在微型板上进行高通量的细胞培养、换液、以及对不同培养孔添加不同化合物进而进行功能检测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移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培养箱、配液移液操作装置、枪头自动整理装置,其中细胞培养箱内设置呈中空的圆柱型的上下多层圆环形平台构件,用于放置细胞培养板;回转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中空位置,通过上下移动以及在水平面内旋转取送细胞培养板;枪头自动整理装置包括滚筒部分以及阵列成型部分,其中滚筒部分通过振动以及空间位阻将无序的枪头整理成一行状;所述阵列成型部分将一行状的枪头整理为阵列状,所述配液移液操作装置包括受控移液枪或者受控移液枪阵列,装取枪头自动整理装置整理好的枪头或者枪头阵列,为从细胞培养箱传送过来的细胞培养板进行吸液操作或者添液操作。
可选的,所述回转机器人倒置地设置于该细胞培养箱顶部。
可选的,所述圆环形平台构件由至少三段弧面组成。
可选的,所述配液移液操作装置包括第一直角坐标机器人,其手臂末端装设单通道移液器,从所述枪头阵列装取枪头,并根据指定化合物和浓度在配液工位向配液容器配置溶液。
可选的,所述配液移液操作装置包括配液容器存储库,通过真空吸头吸取配液容器至配液工位。
可选的,所述配液移液操作装置包括第二直角坐标机器人,其手臂末端装设多通道移液器,从枪头阵列中装取枪头,从配液容器吸取液体并在移液工位向细胞培养板注入液体。
可选的,该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加载基于ROS平台的上位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回转机器人、第一直角坐标机器人、第二直角坐标机器人协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6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 下一篇:双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