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钢结构槽形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9281.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国;彭勃;李传琳;孙希望;夏德俊;车文庆;张敦宝;张建安;张煜;梁俊雄;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钢结构 槽形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钢结构槽形梁,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包括边主梁、横向连系梁、泄水孔、栏杆和悬臂人行通道系统,除了具有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整个槽形梁都采用钢材,既减轻了结构自重,从而使桥梁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可以使桥梁适用跨径进一步增大,同时又进一步降低了建筑高度,避免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底板中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开裂问题,施工方面,钢结构槽形梁采用工厂预制的方法,造型美观,架设方便,不影响桥下既有交通,特别适用于跨线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铁路钢结构槽形梁。
背景技术
槽形梁广泛应用于铁路和轨道交通中,是一种复杂的空间梁板复合结构,在轮轨交通系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主要纵向承载力通过两侧主梁腹板传递,中间底板作为横向连系结构,将主梁腹板连成一个整体。
传统的槽形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隔声降噪效果好、断面空间利用率高、防止脱轨、外型美观、施工方法灵活等优点,但是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也存在一些缺点:(1)整个为薄壁结构,横向连接刚度弱。(2)后张法张拉力大,锚固段容易开裂。(3)施工精度、质量要求高。(4)现浇质量难以控制,预制场地大,只能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桥梁。钢结构槽形梁继承了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诸多优点,同时克服了以上缺点,特别适用于一些施工条件受限的特殊工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钢结构槽形梁。既可用于简支梁,也可用于连续梁;既可用于单线桥,也可用于多线桥,非常适用于跨线铁路桥。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法施工,工期短,质量可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钢结构槽形梁,包括边主梁、横向连系梁、泄水孔、栏杆和悬臂人行通道系统,所述边主梁采用单腹板,由边主梁顶板、边主梁底板、边主梁腹板和边主梁竖向加劲肋组成,边主梁腹板紧靠钢梁内侧形成盛放道砟的空间;所述横向连系梁为钢混叠合梁,包括横向连系梁顶板、横向连系梁底板、横向连系梁腹板、横向连系梁混凝土板和纵向加强肋,上面是横向连系梁混凝土板,下面依次是横向连系梁顶板、横向连系梁腹板和横向连系梁底板组成的工字梁,工字梁纵向设置纵向加强肋,纵向加强肋焊接在工字型横向连系梁顶板下。
优选的,所述工字梁间距为50~80cm,所述横向连系梁混凝土板做成不等厚,横向形成V字形横坡。
优选的,所述工字梁顶部的横向连系梁顶板形成纵坡。
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强肋采用板肋、L形肋、T形肋、球扁钢肋或闭口加劲肋。
优选的,在横向连系梁顶板的端部开泄水孔,然后接排水管。
优选的,在边主梁竖向加劲肋位置设置人行通道悬臂梁和人行通道斜撑,在人行通道悬臂梁顶部铺设人行通道顶板,并安装人行栏杆。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全钢结构的铁路槽形梁,除了具有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整个槽形梁采用钢材,既减轻了结构自重,从而使桥梁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可以使桥梁适用跨径进一步增大,同时又进一步降低了建筑高度,避免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底板中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开裂问题。施工方面,钢结构槽形梁采用工厂预制的方法,造型美观,架设方便,不影响桥下既有交通,特别适用于跨线桥。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铁路钢结构槽形梁具有以下优点:
(1)自重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建筑高度低,有效增加了桥下净空;
(3)隔声降噪效果好;
(4)道床布置在槽形梁内,腹板内侧也可布置管线,断面空间利用效率高;
(5)可防止列车脱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