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用备胎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0580.0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3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宁;张太成;付祥斌;刘庆峰;邹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0 | 分类号: | B62D43/00;B60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备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用备胎槽结构,包括备胎底板本体和备胎槽盖板,备胎底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孔,备胎底板本体上固定设有多个螺纹柱,螺纹柱上配备有锁紧螺套,并且每个螺纹柱沿圆孔圆周均匀排布,圆孔周围设有第一凸沿、第二凸沿、第三凸沿和第四凸沿,备胎槽盖板外形呈圆形结构,圆孔的直径为d,备胎槽盖板的直径为D,其中dD,备胎槽盖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沿备胎槽盖板边缘均匀排列,并且与螺纹柱相匹配,备胎槽盖板的边缘还开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车型设计遇到紧急情况时易造成车内乘员无法逃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备胎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逃生用备胎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车型备胎槽与后地板为一整个钣金结构设置,当发生紧急情况,如发生碰撞或水浸风险后车门因为变形或受水压影响无法打开,造成车内乘员无法逃生,造成车内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逃生用备胎槽结构,解决了传统车型设计遇到紧急情况时易造成车内乘员无法逃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逃生用备胎槽结构,包括备胎底板本体和备胎槽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底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孔,所述备胎底板本体上固定设有多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配备有锁紧螺套,并且每个所述螺纹柱沿圆孔圆周均匀排布,所述圆孔周围设有第一凸沿、第二凸沿、第三凸沿和第四凸沿,所述备胎槽盖板外形呈圆形结构,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所述备胎槽盖板的直径为D,其中dD,所述备胎槽盖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备胎槽盖板边缘均匀排列,并且与螺纹柱相匹配,所述备胎槽盖板的边缘还开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第一凸沿相配合,所述第二避让槽与第二凸沿相配合,所述第三避让槽与第三凸沿相配合,所述第四避让槽与第四凸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备胎底板本体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有3-10个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所述备胎槽盖板的直径为D,其中d=9/10D。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套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边上对称设有手柄,所述连接板和凸台上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柱相相配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板、凸台和手柄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手柄可以方便锁紧螺套的旋紧或松开,通过设计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分别与第一凸沿、第二凸沿、第三凸沿和第四凸沿的配合,可以使备胎槽盖板与备胎底板本体在关闭时紧密配合,既美观也可以避免备胎槽盖板突起易造成磕碰或划伤等安全风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备胎底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备胎槽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备胎底板本体,11、圆孔,12、螺纹柱,13、第一凸沿,14、第二凸沿,15、第三凸沿,16、第四凸沿,2、备胎槽盖板,21、连接孔,22、第一避让槽,23、第二避让槽,24、第三避让槽,25、第四避让槽,3、锁紧螺套,31、连接板,32、凸台,33、手柄,34、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灯反射式近光模组的定位机构